……
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可不是精妙絕倫嘛。
把人放進來,然後用騎兵對步兵,真以為是在你腦子裏打仗啊。
【南燕不是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但人家不聽;
大臣退而求其次的讚成用騎兵對步兵,但也應該主動出擊,而不是把人放進來。
很有道理,但架不住人家不聽,老頭子們是完全沒法這個年輕皇帝溝通。
結果就是,劉裕他們選擇跨過天險,本來還擔心被埋伏,可最後毫發無損的越過了“齊南天險”大峴山。
本來最大的障礙,居然如此被敵人給送走,劉裕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了。】
沒救了,真是沒救了。
打仗時能利用的地利是多好的優勢啊,比城牆都要好用的天險,叫敵人輕而易舉的越過,還想著平原去對陣,難道險峭地段占據上方打不好嗎?
【慕容超想著在平原大破晉軍我都不知道這個想法為什麼如此堅定,調度兵馬幾乎達到了九萬,算起來和劉裕應該是差不多,不存在誰多誰少。
隻是前麵劉裕該消耗的兵馬因為慕容超的大聰明保留了下來。
平原想要用鐵騎對戰步兵也得考慮下自己的現實條件,騎兵是有,但要說能數萬鐵騎還是誇張了點。
養騎兵是件很花錢的事情,當初劉豬豬打匈奴也是因為養了騎兵,但人家那種家底都打成那副鬼樣子。
南燕沒這個條件,也沒占據養馬的天然地利。】
劉徹:這種時候怎麼沒見到你cue始皇帝啊?
不好的時候你倒是記得我了。
不過他沒反駁,漢家威風他是打出來了,家底也確實都打沒了。
騎兵克製騎兵,騎兵從馬到人哪樣不需要花錢啊。
沒辦法的事,這個錢沒法省下來。
【中間的過程我不講解了,但就是拚命,不知道是劉裕帶兵甚為勇猛還是如何,反正等到慕容超一次一次加重籌碼,把晉軍全部投入到戰場時,晉軍防禦後方的隊伍還未出動。
簡單來說,南燕上桌的籌碼丟了,劉裕還有一個後手。
然後,正麵戰場膠著下來,劉裕等的就是這個奇襲的機會,派人繞到南燕軍隊後方直取臨朐。
結果就是,南燕將士們打著打著發現自己身後牆頭的旗幟已經易主,士氣瓦解。
劉裕指揮人衝鋒殺了十多名南燕的大將,慕容超這個皇帝倒是腿快,難道皇帝都是潛藏的田徑運動員?
劉裕自然是緊追其後,沒時間收拾戰果,跟在慕容超後麵撿東西,連人家皇帝的儀仗都沒落下。】
一群皇帝聽得不樂意了,別因為幾個敗類就敗壞他們的名聲啊。
百姓倒是好奇起來,“戰場上將軍居然跑不過皇上,果然皇上跑得快啊。”
旁邊的人心裏苦澀,你們是如何得出這麼個結論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