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打後秦這邊很順利,打得基本生都蔫下來,精銳部隊更是被他打回,一切都順利的時候,之前還商量的好好的北魏突然不幹了。
也不是突然不幹,就是兩隻都想摘桃子的手,總歸難免打到一塊去,劉裕前麵叫北魏吃了個啞巴虧,現在要北魏借道,人家就不樂意了啊,還專門盯著糧草錙重搶,劉裕被惹惱了。
劉裕更加惱怒的是,前麵的精銳部隊來信了,很簡單:老大,餓餓,飯飯。】
劉裕手下一群武將麵色難看,活像是要吐了一般,天幕真是汙蔑他們,他們何時如此不要臉過啊。
劉裕也沒好到哪去,腦袋不受控製的非得腦補手底下一群大老粗矯揉造作的模樣,惡心得他都要吐了。
【前麵得部隊沒有受挫,但人家也知道打不過了啊,幹脆就閉門不戰,當烏龜雖然沒氣勢,但在後方充足得情況下,架不住人家管用啊。
再說晉朝軍隊厲害是厲害,但總得有飯吃啊。
劉裕也騰不出人手出來,好在還有人能募糧,劉裕被惹得來火氣,決定給北魏一個教訓。
腦子還算是清醒的劉裕用少於北魏老將軍的兵馬打了個漂亮仗,當然,對於人家老將軍來說就很傷威望了。
這次算是很經典的一次戰爭,後麵會被很多人拉出來演繹,因為這次劉裕是以步克騎,很有討論意義。
軍事上的細節,咱們就不說了啊,那可是咱們寄奴的腦力勞動成果啊。】
聽到以步克騎,哪怕是霍去病等人都來了興致,結果就來了這麼一句不說,氣得臉都變了。
劉裕:雖然很感謝你為我是知識產權如此保護,但我現在怕是就得思考打法了,說實話,現在一點頭緒都沒有。
【這場仗是劉裕此次北伐過程中唯一親自指揮的一場仗,也是劉裕的收官之作。
是的,咱們寄奴啊,後麵就不是純粹的武將啦,沒有他上戰場打仗的份咯。】
不是純粹的武將誰都明白什麼意思,可劉裕心裏看到未來卻有點悵然。
【劉裕對北魏的態度就是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人家很清楚此次的目標隻有後秦,沒必要跟街溜子一樣到處惹是生非。
後秦終究是抵抗不住大勢所趨,滅亡後秦,收複關中,於劉裕而言是莫大的成功。
想當初在京口帶著一百多人起義,十三年的奮鬥,真正的統一南方,更是收複了大半個北方,天下疆域已經有三分之二並入版圖。
很多人都想著,隻要收複剩下的三分之一,劉裕就真正的統一天下,收複中原。
可若是真那麼簡單,又如何還會有後來分裂混亂的那麼多年了。
劉裕有天命在,可好像又還不夠。】
為什麼?
三分之二盡收旗下,為什麼不可以一鼓作氣?
不單單是劉裕本人在問,哪怕是反對劉裕的東晉臣民也在問。
他們再如何和劉裕作對,可若是他能統一天下,別說什麼改朝換代,司馬家親自下來請他坐上去都可以。
【我們作為後人知道,也就到此為止,劉裕的軍隊最高點已經達到了,接下來就是下坡路。
劉裕意氣風發的到達長安後,開啟了殺殺殺,殺的也確實不是百姓,他殺百姓幹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