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說要對敵人手軟,但顯然這裏的原住民你劉裕還想要啊,但人家本來就人心惶惶,你也不先安撫安撫,倒是先一頓殺。
這一點啊,我又想到我家始皇大大了,他也就對當初趙國殺得狠了點,其他六國貴族倒是沒殺絕,不然他們還能暗戳戳搞事啊。】
六國:你是見不得我們好是吧?
哼,我們自己已經來鹹陽了,能光明正大的做官,誰想暗戳戳搞事啊。
除非一些頑固分子,比如說現在被追殺的項家,那是停都停不下來。
【而且需要考慮到人的思想出現問題,那些將領我都不說,單純的士兵已經對戰爭產生厭倦了。
光是劉裕,他自己從十多年前開始顯露頭角就是打仗,東晉的士兵基本上沒死一輩子都是在打仗,隻不過在後秦這一仗之後情緒到達了頂峰而已。
而且後秦戰勝是一次經濟上的大勝利,許多人的觀念已經轉變,不是要立更大的功勞,拿更多的賞錢。
他們現在的想法,可能就是拿著現在手頭上不少的錢,回到老家和家裏人過點平安富足的小日子。
這種情況下,其實士兵的戰鬥力已經在下降了,兒女情長這個事無可厚非,但卻確實會影響士氣和雄心。
軍隊是劉裕立身的本錢,哪怕是他有想要遷都的想法,想要繼續北伐,也不可能違逆士兵的意願,所以遷都的動議就停止了,但這並不代表劉裕的雄心被消磨沒了。】
這個事情……
將軍層麵上的人可能還無法理解,畢竟他們建功立業的想法不會隻會越來越強烈,但對於底層的士兵來說,確實如此。
他們沒過幾天安穩的日子,實在是太想過點平靜的生活。
不單單是劉裕需要考慮的問題,這是所有人都要考慮的,士兵的心理也得注重啊。
想要激勵,要麼是錢,要麼是比錢還要催動人心的大餅。
這裏的大餅不是貶義,能夠把士兵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得多大的本事啊。
咱們現代軍隊配備的政委是很有道理的,古代對於士兵的心理更是沒有所謂的認識。
【劉裕後來的準備都被劉穆之的死打破了,他內心悲愴,但需要考慮一件事,回去建康主持事務。
他之所以能全心北伐,是因為有個劉穆之在後方幫他把一切處理好。
接替的人根本找不到,能力是一方麵,信任又是另一方麵,後方這種事情,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被劉裕托付的。
轟轟烈烈的北伐到此為止,最有可能一統天下的雄主停止了前進的步伐,無論過去多少年,都叫人惋惜不已。
“蕭相守關成漢業,穆之一死宋班師。
赫連拓跋非難取,天意從來未易知。”
天意難違啊!】
劉裕此刻能體會到未來自己的感受,明明有這個一統天下的機會,難道他不想真正的不留遺憾嗎?
隻可惜,終究是天意難違。
他望向劉穆之,劉穆之心中又何嚐不惋惜,“您放心,我會好好活著的。”
但生死之事,不是他所能控製,可見到因為他的死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又何嚐不可惜。
終是天意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