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永遠的白月光(4)(2 / 2)

【後麵的事情之前說江東縱火團的時候也提過一嘴,關羽那邊出了岔子,夷陵之戰讓劉備大敗。

劉備逃到白帝城,長期征戰以及兵敗後的心力交瘁,讓劉備在次年四月逝世,將蜀漢的全部軍政大權托付於丞相諸葛亮。

夷陵之戰對蜀漢的重創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多嚴重,蜀漢最強盛時期大概有16萬軍馬,敗走麥城後大概有13萬,可夷陵之戰後,蜀漢隻剩下3萬軍隊。

而且這一戰之中,蜀漢的多名將領陣亡,次年劉備這樣一位明德的主公逝世,更是叫蜀漢內部搖搖欲墜,叛亂四起。

哪怕是諸葛亮,也花費五年的時間,重整軍隊,弭平叛亂,達到能夠對外出兵的地步。】

劉備現在便已經站不住,剩下三萬?

之前說大敗是心痛,但遠沒有冷冰冰的數字來得打擊人。

其他人得想法則是:這種情況諸葛亮還能扳回來?厲害啊!

【劉備死前很擔憂蜀漢,他最終的目標,是興複漢室。

他自己顯然已經不可能,那麼就要考慮到繼承人的問題,但劉禪,也就是阿鬥,他很平庸,這是蜀漢內部政權都知曉的一件事。

劉備彌留之際,托孤於諸葛亮,令李嚴為副。

但他說了段,不管是真心還是試探,都徹底叫諸葛亮死而後已的話。

“假如繼位的皇子可以輔佐的話,就勞煩你輔佐他,若是他不能成材,你可取而代之。”】

好家夥,哪怕是劉邦都沒想到他這位後人如此有魄力,就算是做戲那也是很夠膽啊,日後若是取而代之還有個先帝手令在。

嬴政感慨三國確實一個個都不是可小看的人物,這句話就足夠捆死諸葛亮。

曹操:…劉大耳你是真的夠狠。

【劉皇叔如何想的已然不重要,這對君臣,功德圓滿。

可後來他還是不放心,寫給劉禪的遺詔直接說“汝父德薄,勿效之”,把諸葛亮誇得沒有人比得上。

因為當時劉禪作為太子沒在身邊,劉備生怕他不聽話,又是直接頒發詔書給劉禪:你對待丞相,應該像是對待父親一樣。

待在身邊的魯王劉寧等人也沒落下:你們對待丞相,就像是對待我一樣,你們平時隻是和丞相共事而已。

魯王兄弟也是直接對著諸葛亮叩頭行禮。

交代完這些,劉備在白帝城與世長辭,終年六十三歲。】

別管在三國還是不在,一個個算是有點明白諸葛亮為何能做到後麵那些。

一方麵是他本身的品德抱負,另一方麵,也是劉備值得。

【我是真心覺得,劉皇叔給了大漢一個很體麵又悲壯的退場。

逃難時和北行共進退,打仗時和將士同吃住;

對人才三顧茅廬不嫌多,對兄弟願意用舉國之力伐吳,為了部下不惜舍棄家人,處處彰顯仁德;

手下五虎上將,臥龍鳳雛幼麟,皆是舉世難得的人才。

他們拖著大漢最後的氣數,想要在大廈傾倒前扶正,可惜,五虎上將一傷全損,諸葛亮不得天時,龐統不得地利,薑維不得人和。

漢昭烈帝,其心昭昭,其誌烈烈,給了大漢一場隆重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