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遺禍江東(1 / 2)

求推薦和收藏,老劉謝謝啦!

四月初一,韓丁來到大本營,求見劉軒。

行過禮節之後,韓丁說道“大人,咱們的第一艘戰艦,已經建成,今日即可下水試航,按照那些洋人的說法,這戰艦,需要大人親自命名!”

劉軒一聽,立刻露出喜色,並且站起身來,說道“好,本官要親自去見識一下!”

隨後,劉軒帶著汪玉婷,在護衛營的陪同下,趕往新洲造船廠。

其實,國產蒸汽機,已經在二月份,正式批量生產。目前已經裝備出,二十餘艘蒸汽商船,計劃在十個月內,將汪氏集團內的所有商船,全部更新換代。

新洲造船廠,這裏駐紮著淮軍的一個團,船廠區域,已經軍事化管理,原先居住在這裏的百姓,全部被遷徙去別處落戶。

劉軒和汪玉婷一同來到,驚訝的看到,江邊停泊著一艘,體積碩大的木鐵船,之所以叫木鐵船是因為,船隻主體是木材所造,但是一些關鍵部位,全部包上鐵甲。

通過目測了一下,劉軒發現這隻船,差不多有五十步的長度。

後來由洋專家介紹到,此船配有火炮40門,可容納官兵200人,船內設備齊全,適合遠航。

這位介紹船隻的洋人,在最後還說道,“這艘船,在英國隻能算是小型戰艦!”

劉軒雖然也知道這艘船,算不得什麼大船,但是在中國的水麵上,這隻船已經了不得了。根據劉軒的了解,此時清軍,最大的船隻,也隻比此船大出一部分。

韓丁見到劉軒正在觀看,上前說道“大人,據洋人們說,這船都是命名為什麼號!”

劉軒冷靜的思考了一下,對著汪玉婷說道,“娘子,我想把這艘船,命名為冬晴號,你覺得怎麼樣?”

汪玉婷一聽,興奮的說道“好啊,就用這個名字,也好祭奠一下,姐姐的在天之靈!”

韓丁聽到,汪玉婷的話,沒有出聲,看到劉軒點點頭,才跑去告訴,準備試航的人員。不多時,一麵寫有“冬晴”字樣的旗幟,掛上了這艘戰艦。

英國人的技術,確實了得,“冬晴號”,試航圓滿完成。

這艘“冬晴號”早在這些洋專家,來到安慶以後,就開始設計,在去年由劉軒同意後,開始生產,曆時六個多月。

劉軒在隨後的談話中,命令韓丁,在銅陵一帶選址,再建一處船廠,將商業用船,全部移去銅陵生產。此外,將所有更換下來的帆船,進行改造成蒸汽船,無法改造的就進行分解取材,以減少浪費。

至於新洲造船廠,將全力生產戰艦,而且還要建造大型戰艦。

按照劉軒的計劃,銅陵造船廠,生產的蒸汽商船,在滿足汪氏集團的需求量以後,將開始對外銷售。

劉軒並沒有,因為自己得到“專利”,而隻為自己生產,這些新式船隻,卻是要大力推廣和銷售,這麼做有兩個目的。一來是增加大清朝,整體商船運輸能力,促使經濟發展。二來,一旦暢銷,將會賺取不菲的利潤。

劉軒回到安慶城以後,就命令韓纓,去接管“冬晴號”。並且要求,水師營的人馬,全部換上清軍的服裝,以防和其他駐軍發生衝突。

目前水師營,隻有十一艘戰船,這還包括“冬晴號”,其餘都是以前安徽水師,裝配的小型戰船,而且年久失修,大多都存在故障,無法正常使用。

劉軒也沒指望這些船,而是將這些木帆船,全部送去改裝或者分解。

這十一艘船,其中包括“冬晴號”在內的五艘,停泊在安慶港,其餘六艘駐紮在銅陵港。這些船,名義上都是清軍綠營的水師。

早在今年正月,劉軒一直在想著一個計劃,為此還派出汪磊,去上海一帶考察。

劉軒在家翻看著黃曆,覺得黃磊出去幾個月,也應該回來了…….

汪磊是正月二十,從安慶出發,先後去了上海、南京、濟南、西安,等地,四處打聽,名叫“錢莊”或者叫“銀行”的機構。

汪磊在濟南和西安,都發現了一家,叫做“日升昌票莊”的錢莊,這是一家專門經營,兌換業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