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若若,慢點兒,你可是有身子的人了,行動要小心。到家了,不要自己行動,散步的時候,要有人陪著……”
這是個沒福氣的,張涵輕輕擁著若若,心裏滿是憐惜。既然他要做一番事業,就不可能有多少時間花在女兒身上,但在若若懷孕不久,他就要外出遊學,還是令他有點愧疚。然而,此事勢在必行。張涵也沒有什麼可選擇的,他不可能陪在若若身邊。在這一生,他張涵的女人注定是沒福氣的……
“好好好,知道了,大少爺~
這車怎麼一點都不顛簸……”
剛剛聽張涵說第一遍時,若若是滿心的歡喜,可這都是第幾十遍了,若若不由有點頭痛,趕緊另找了話題。不過,今天這馬車還真是不顛簸,她伸頭往下瞅了瞅。自然,她什麼都沒看見。
“這車嘛,自然是老王趕的好呀……”
張涵把若若拉了回來,卻耍了個花腔。若若哼了一聲,就要把手從張涵手裏抽出來,她自不會說老王趕車不好,可這明顯不是事實,老王車趕的再好,也不會這樣平穩。張涵連忙握緊,若若很會掐人的。十指糾纏,鬧了一會兒,張涵才開口解釋。
“這車呀,不是直接架在車軸上的……”——張涵令人試著在車軸上安裝了鋼板彈簧,而把車廂安在彈簧上,所以震動便小了許多。小作坊剛剛實驗成功,這部實驗車就被張涵拉來使用了。這樣一來,倒是舒服多了,價錢卻極其高昂。兩條鋼板彈簧使用的坩郭鋼,足以打造十幾口寶刀,價值比馬車還要貴上幾十倍。
這話自然不必多說,張涵來的容易,也就不在乎。反正,需要的時候,再煉就是。
小作坊是熹平二年(173年)秋天才搬到卞南的。熹平二年四月起,集中了那十幾名鐵匠專門為家兵生產灌鋼,到了秋天的才完成。灌鋼的質量隨著工匠手藝,略有差別,但就總體而言,還要比炒鋼質量好上許多,略為錘煉,便可以得到質量不錯的精鋼。因此,家兵的武器很快便更換一新。
隨後,這些鐵匠們便合家搬到了卞南莊裏。可惜,張涵沒能要到王冠全,王冠全是張廷方手下的管事之一,張廷方不肯放人,張涵也沒有辦法。在那裏,小作坊已經建好,張涵為他們預備了住宅和高爐、煆爐,及一座小平爐。他們搬到了卞南,便可以直接幹活了。張涵有很多的設想,要他們實現。
鐵絲,張涵知道鐵絲是拉出來的,一根鐵棒通過一個稍細的孔,拉成更細的鐵棒;反複重複上一過程,最後便得到了鐵絲。有了鐵絲,還可以生產鐵釘。二者的應用領域都很廣泛,張涵很是重視。手工拉製倒是不難。但是,張涵打算製造的拉絲機,就是個難題了,如何實現還需要工匠們努力鑽研。
車床,張涵隻知道,要把工件卡在車床上旋轉,然後用車刀切削,如何實現的,怎樣的結構,還真是一無所知。老實說,張涵自己也清楚,憑他的知識水平,想造出一個近代的車床,估計要等到幾百年後了。不過,這東西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張涵把螺絲、螺絲冒、齒輪、荊輪、軸承的結構和功能一說,並宣布重獎能研究出來的,就先放在一邊了。勝固欣然敗也喜,張涵這麼安慰自己。至於到時候是“欣然”,還是“也喜”,張涵就管不了那麼些了。
紡織機械的改進,也是重點項目之一。衣食住行,衣服排在首位。而且,在大漢國,布帛可是直接當錢用的,張涵對造幣業當然有興趣。遺憾的是,他並不知道現代紡織機械的結構,他連見都沒見過。所以,一切改進隻能在現有機械的基礎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