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亂起(1 / 3)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張涵清朗的聲音,在大堂死一般的沉寂裏,說不出的不協調。檀石槐在兩年前就死了,繼承的的和連沒有檀石槐的能力和威望,鮮卑重新四分五裂。黃巾張角統率著一群教徒造反,聲勢再驚人,胸有成竹的張涵也不會放在眼裏——邪教造反,古往今來,從沒有過成功的。環視著堂上眾人,有的臉色蒼白,有的麵色鐵青,有的憂心忡忡,有的眉頭緊鎖,張涵輕笑一聲:

“諸位拳拳忠心,憂國憂民,張某今日算是看到了……濟南唐周是張角的弟子,唐周出首告變,這是天佐我大漢!

黃巾起事,聲勢浩大,卻是烏合之眾,雒陽已經有了防備,斷然不會有事。蛇無頭不行,青州黃巾向以唐周為首,唐周出首,青州黃巾也就不足為慮。”

國家危亡時刻,張涵要安定人心,也不好直說,眾官吏聽了不免訕然,但看他一本正經,也不像笑話他們,言下之意更是說青州穩如泰山。眾官吏立刻臉色好了不少。不過,不少人仍麵帶憂愁,不知是心懷社稷,還是擔心在外地的家人。

“不過,國難當頭,各位須謹守自己的職責,等候詔令。

伍子方!”

“在!”

伍子芳起身,抱拳應道。

“命令你整軍備武,準備如何?”

“青州兵丁共計兩千一百一十七名,其中二百騎兵,隨時都可出戰。”

“好!韓大人。”

“在!有詔令在,張大人不必客氣!”齊國相韓文彬起身施禮。

“好,張某聽說郡兵中有三百騎兵,可有此事?”

“不錯,正有此事。”

“那好,命令你兩日內將騎兵移交給伍子方指揮!”

“……,是!”韓文彬遲疑了一下,才應了下來。

“韓大人,可有什麼為難處?”危難之時,當上下一心。張涵害怕他有事不說,到時候,反而耽誤了事情。

“不知騎兵移交是一時之事,還是……”

“戰後,騎兵會重新移交給郡兵的。”張涵聞是此事,眉頭微皺,卻還是溫言撫慰道。

“是,在下立刻便可移交。”

“好,伍子方,你與韓大人先去辦理此事……許陵!”

“在!”

“庫中錢糧可曾備好?”

“遵大人命令,已經備好五萬石栗米,隨時可以調出!”

“好!華先生……”

“老朽在此。”

“今征調牛山醫園上下所有人等,整備藥品,隨時準備救治傷員!還請先生費心!”

“是!老朽必盡力而為。”

“張澗!”

“在!”

“流民屯中,可有什麼問題?”

“秉大人,流民屯中衣食尚足,民眾僅稍為不安,並無異動。”

“好!責令你時刻注意,務必確保流民不能出了亂子,各屯屯長須嚴厲盤查,有來曆不明、謠言惑眾、蠱惑人心者,立斬!”

“是!”

“戲誌才、孫和、王冶、韓彰、王安、徐封!”

“在!”六個部郡國從事一起起身應道。

“按名單緝拿黃巾要犯事宜,處置如何?”

在麻雀的近期重點工作目標裏,太平道的排名是很靠前的。年初,張音分析了麻雀的情報,便發出了“張角想要造反”的警報。張涵對此深信不疑。隨即,冀、豫兩州的麻雀便以適當的借口撤離了當地。而唐周一出頭首告,雒陽張超立刻敏感地覺察出,這是一個好機會。立刻疏通了張讓,從唐周口中掏出了青州黃巾骨幹份子的名冊。當名冊隨著詔令一起傳遞到了青州,張涵大喜過望,立刻根據麻雀的情報又補充了部分,通令全州,進行抓捕,號稱有窩藏者同坐。

六人早有默契,互相看了一眼,由戲誌才先開口說話,“齊國相接到命令,雷厲風行,迅速抓捕了大批黃巾骨幹份子……迄今為止,除少數得到消息的黃巾外逃,絕大多數黃巾均已抓獲。

不過,近期抓獲的黃巾骨幹,已超出了名冊數量一倍有餘……”

六個部郡國從事一一說畢,情況都差不多。張涵蹙了下眉,這一道命令下去千百人頭落地,難免泥沙俱下,必定會有不少怨死鬼。但是,眼下的穩定更重要,張涵也顧不得那許多了。

“凡名冊中有的,立斬!證據確鑿的,立斬!不能確定的,也要嚴加看守。

未曾抓獲的黃巾骨幹,均畫影圖形,懸賞緝拿。凡舉報者免罪重獎,窩藏者同罪!

還有,不要沒事給我搞出事來。曉喻各郡國,膽敢趁火打劫,胡亂抓人充數,公報私仇的,必……嚴懲不怠!”

“是!”戲誌才有點失望,用涵義模糊的嚴懲不怠,明顯有放水的嫌疑。但張涵需要望族大姓穩定民心,不得不稍微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