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流言(1 / 3)

“嗯……不錯!”

這份報告理應得到誇獎,就是張涵自己來做,也就是這個樣子。看看這份優秀的報告,再看看雙眼通紅,頭發零亂的弟弟,張涵不得不感慨,愛情的力量是無窮的……嗬,哪怕是蘿莉愛!

“哇~,那就是說,通過了,哥,我可以去不其了……太好了,太好了!”

看到張涵點頭,張恒立刻跳了起來,大聲叫好,在屋裏快步轉起圈來。張涵笑笑,沒有責備他,當初他……哎,那可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小三,昨天一夜沒睡吧,先去休息好了,我現在就給康成君寫信,讓他照顧你一下,等你醒後再來取……”

張涵提筆開始給鄭玄寫信,在信中,他拜托鄭玄做冰人,幫他試探一下蔡邕的口風,如果蔡邕同意的話,就先給他們定親好了。張涵斟酌了下辭語,他隻是為了弟弟求親,並無以勢壓人的意思,可不要讓蔡邕誤會了。

一鼓作氣把給母親張王氏的信也寫好,張涵放下了毛筆,也就放下了家事。心思又回到眼前的軍事行動上來。這一次,雖然發生激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體相當於一場演習,卻是張涵首次指揮大軍,他不能不慎重從事。

不過,張涵也沒想多大一會兒。他從家中帶來親隨護衛裏有三十多名,都是族學裏的矯矯者,不是武藝出眾,就是參謀有方,被他相中的。來了青州幾年,張涵不願意引人矚目,隻令伍子方領了軍事。這些人兩三天才有一天班,閑來無事,天天拿著地圖、沙盤作兵棋推演,製訂作戰方案。為了保密,張涵還特地在內院的角落裏,給他們專門安排了一個院子。這些年下來,水平不用說,早已更上一層樓,幾乎把大江、大河這南南北北都研究個通透。有了伍子方這個內應,對大漢軍中的情況也是了如指掌。此刻,終於有了發揮的地方,行軍計劃做的是滴水不漏。張涵並沒有什麼可操心的。

琢磨了一會兒,張涵就想到了騎軍,伍子方大前天就抵達了千乘縣,有兩天時間,現在應該渡過大河了吧!

“# ¥%!”

沿途各縣都已經接到命令,提前做好了準備。伍子方帶領人馬攜帶武器和少量糧草即可,騎軍的行進很是順利,不到三天便已經來到了千乘縣。大河寬闊的水麵,遠遠望去,猶如湖海一樣看不到邊際,混濁的河水泛起層層波濤,滔滔大河上飄搖的小漁船,看起來愈加不可靠了,伍子方駐立在河東,不由自主罵了句粗口。

千乘縣地瘠民貧,伍子方親自出馬,百般收刮,也隻找到了兩條百石的船隻和一條二百多石的‘大船’,其餘的幾十條,都是些兒小漁船。盡管船夫們信誓旦旦,伍子方說什麼也不肯讓兩匹馬乘同一條小漁船。青州雖河流眾多,但青州人會水的不多,伍子方統計了一下,把會刨兩下子的都算上,騎軍裏也不足四分之一。因此,伍子方不得不小心點兒。

“卸甲!”

一聲令下,所有人都開始卸下鎧甲。騎兵的鎧甲是簡單的半身鎧,就是用皮條連結的六大片鐵片護住了前胸和後背,穿習慣了並不沉重。但鐵甲到了水裏,就成了沉重的負擔,伍子方曾通過武裝潛渡的考核,對這一點很清楚。

隨即,他命令士兵在前後捆綁上兩塊木板,這樣一來,哪怕不會水性,落入水中,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沉下去。然後,他把騎軍會水性的和不會水性的盡量分配到一起,不會水性的一上船,就被要求坐下,抓緊船幫,有事情交給會水的士兵處置。

不是伍子方過於小心,太平道流傳甚廣,這七八十號船夫裏,誰也不敢保證沒有一二。別看騎軍都是精銳,真到了水麵上,十個也未必能打過一個船夫。如此安排,即便是出了一點差錯,也會把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主公!”

張涵率領八千大軍,五月十三離開臨淄,一路行了二十多天,直到六月九日才到達平原。張涵遠遠的看見一群人站在平原城外迎接,正要上前,忽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側首一看,竟然是伍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