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黃巾[下](1 / 2)

“然而……”

這就對了,張澗說的天花亂墜,戲誌才卻覺得有問題,那不像是他平時說話的模樣。張澗不知戲誌才正在觀察他,繼續說了下去:

“然而,這需要一個先決條件,我並不讚同暴露目標。

青州安置流民的公開數字,約在十萬七千戶,六十七萬人,但是,眾所周知,這個數字是含有水份的。比較公認的看法是,青州安置流民百萬,十三四萬戶。

在現在這個敏感的時刻,朝中大人們一想到百萬流民,怎麼看,擔心也是不可避免的。我想,就是陛下自己,也難免會有所顧慮。

這不是一件好事!”

張澗環顧一周,沒有人反對他的意見。

“假如,我是說假如……

假如,朝中大人們忽然聽說,嗯,就算是謠言吧!

說主公指揮著流民平定了黃巾的叛亂……

陛下和朝中大人們一定會憂心忡忡,惶恐的晚上睡不著覺吧?!

我看,我們還是不要給陛下添麻煩了!”

張澗說的很詼諧,屋子裏不由響起了一片笑聲。張涵輕輕拍手,不錯,這才是他想聽到的意見,正麵的,反麵的,全都擺開,然後,再做一抉擇。

“有沒有不同意見?”

“我們能不能控製住消息?不讓……”

這麼有‘建設性’的意見,張涵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項奉提出來的,真是無法想象,他居然是項讓的孫子,真是不肖子孫。

流民屯不是與世隔絕的所在,就是個流民聚集在一起,組成的村落,常有行商往來,流民們也經常要去趕集,交換日常所需要的東西。流民們平定了黃巾,得到封賞——賞罰分明才是號令之道,肯定會大吹特吹的,而青州也不是鐵板一塊,大大小小的官員都是朝廷派來的,封鎖消息與大張旗鼓的宣布“張涵要造反”,是一樣的效果。

項讓在眾人的眼光裏,訕訕的,閉了嘴。

“咳,元溪說的是。可是,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也不能保證陛下就不會擔心了……”

岑濤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性。按照他的意思,靈帝的想法不能確定,適當的冒險也是可行的。反正,隻要嚴格控製,封鎖住確切的消息,還是能夠做到的。

“元波,”張澗一直等他說完,才開口反駁,“我的意思,不是說確切消息與否,而是說,在如今這個敏感的時候,青州的消息越少越好,朝中大人們還沒有想起我們來,那就盡量不要讓他們想起來。而且,就算是有人提議,要求把主公調離青州,有張讓等人的勸說,陛下也不一定會下定決心。

陛下的身體不好,有消息說,十有八九就在明年了,我們拖得一刻是一刻……”

張澗的意思就是一個字——“拖!”隻要靈帝一死,就不會有人顧得上青州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