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十一章 有錢沒錢又是一年(1 / 3)

有錢沒錢又是一年。可預計的財政缺口,差不多相當於大漢國一整年的全部稅收,並不是那麼好解決的。張涵思來想去,又開了幾次會議,也沒有人想到什麼好辦法,來保證收支平衡。至於朝令夕改的事,張涵卻不大同意,而這事他不願意,旁人試探了兩回,也就沒人再提起。好在時間尚早,這也不是著急之事,張涵也就暫且放下了此事,隻是在閑暇之時,他總會時不時,拿出來冥思苦想一番,活動活動頭腦了。

時間流逝,轉眼已是初平四年的九月,信都新城行將完工。這一日秋高氣爽,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白雲,千姿百態,形狀各異。有的翻騰著,像大海裏銀色的浪花;有的層巒疊嶂,像寧靜悠遠的山巒。一陣大風吹過,群群白羊便化作屢屢炊煙。

新城大致已經完工,壁壘森嚴,威嚴地矗立在衡水湖畔,大片的蘆葦叢一直蔓延到了城下不遠,枯黃中夾雜著幾片碧綠,斜陽映襯下的湖水波光粼粼,晃得人睜不開眼,一隻小鳥輕盈地掠過湖麵,就又飛入碧空,慢慢消失了,空留下歡快而清脆的鳥鳴在耳中回響。

離新城還有一段距離,馬車便停了下來。張涵沒有立刻下車,他靜靜地坐了兩分鍾,欣賞著這美麗的景致。張慎卻沒有那麼好的心情,許是與父親坐在一起,令他有些拘謹,兩分鍾的時間是如此漫長,他輕輕地扭動下身體,想讓自己更舒服點兒。

張涵驚覺,微感歉意,溫和地笑笑,挪動著身體,打開車門。今天,張涵穿著很簡單,一襲青衫,頭上隨意用木釵一挽,渾身上下簡簡單單,隻有腰間那塊玉佩似值幾個錢。簡而言之,張涵的打扮看起來,就仿佛是一個小有資財的士人。

緊緊攥著張慎的手,張涵拉著他一起走過去。張慎年已十九,比父親還高半頭,被父親這樣牽著手,他有些尷尬,微微用力掙了下,沒能掙脫。不知父親今天怎麼了,張慎也隻好任由他拉著手了。

因此,直到走近城門,張慎才注意到,城門之前,還有一座鵲台,台高二丈,台上又有一牆,牆高丈二,台牆寬闊,竟達八九丈寬,把城門整個掩在其後,張慎心中詫異又覺有幾分熟悉,遲疑了下,才想起一事,不由脫口叫道:

“這,這是護門牆!父親?”

張慎後麵的話,卻是對著張涵所言。張涵但笑不語,微微點頭示意,心下卻是一聲歎息。可惜了,誰讓你是我兒子呢!

“父親,我去看看……”

張涵的心思,張慎自不知道,父親一放手,他立刻便圍著護門牆轉起圈來。水泥的質地,應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基座八尺,頂部也有三尺,可謂是堅不可摧了。

迄今為止,按照《守城錄》建造的城池隻有三座:魯南城、騶城和卞南城。三城都在魯國,張慎早就通讀過《守城錄》,可實際的城池,還沒有親眼目睹過。信都新城是第四座。

“走吧!城裏可看的多著呢!”

張慎這種久仰大名的心情,不是張涵能夠理解的。拉著戀戀不舍的兒子,張涵進城了。張慎表現的極似鄉下人。看到三重門,張慎驚呼;看到羊馬牆,張慎喜悅;看到三城兩壕、帶孔平頭女牆和上下門樓,張慎恨不能匍匐在上麵……張涵覺得很是丟人,不得不展現了父親的威嚴——在張慎頭上敲了個包,才令他清醒一點。

走在寬闊的青石路上,“咜咜”的腳步聲如影隨形。路邊的下水道上覆蓋著石板,稍不留神,就會把它看成道路的一部分,兩旁種植的櫟樹還小,稀疏的枝葉泛著華麗的金黃,不時還會看見幾株枯萎樹幹。

城市裏空空如也,走了半晌,也沒有看到一個人影。漫步在這寂寥的街道上,張涵忽然有些不知如何開口。過了這嚒久,有些事情他依然處理不好,他能說什麼呢?說若若是妾,說張慎是庶子,說……張涵說不出口,他真不在意這些。可是,事情並非如此簡單。這個世界從不公平,也不講道理,卻自有規則。違背規則,注定是要付出代價的。而有些代價,就是張涵也不願意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