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初識史侯(1 / 2)

王允得知自己要進宮培訓皇子,啟蒙教育,頗為驚訝。這不是他設想的路,不過他倒也想見見兩位皇子。

這個王允,出身於山西名門望族,家族世代擔任州郡的重要官職,盤根錯節,在當地影響很大。王允自幼聰穎,誌向遠大,習文練武,深受長輩們的喜愛和賞識。

東漢時代的官二代做事也是很快捷的,十九歲的王允,就被推舉做了郡吏,為了懲治罪惡,沒有走司法程序,直接捕殺了在當地橫行霸道的小黃門趙津,也因此得罪了宦官,人家告狀到皇帝那裏。後來,他倒沒有什麼事,不過他的上司——太守劉瓆被處死了。王允為其守誌三年,重返仕途。

經過此事,王允並沒有變得圓滑,對官場的腐敗現象依然深惡痛絕。由於整個東漢的中央和地方,都存在買官鬻爵的現象,特別在地方上,官僚權錢交易非常普遍。王允有個老鄉,叫路佛,學識不咋滴,德行也一般般,但家裏有錢,求太守王球給了個補吏的職位。不料王允十分忿恨,當眾揭露路佛的醜行,並與王球變顏爭辯,指責他貪贓枉法,徇私舞弊。王球惱羞成怒,將王允捉拿投牢,甚至可能殺掉他。刺史鄧盛騎快馬,前往太守衙門,保釋王允,並且請他做自己府中的別駕從事。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王允的名聲越來越大。鑒於他的才能和表現,王允不久被朝廷三公同時征召,以司徒高第征為侍禦史。

自做到侍禦史的位置,王允正是壯誌滿懷,極力想要大展拳腳,準備狠狠地懲治那些權奸閹豎。他每每想到自己少年時代的抱負,恨不得立即擁有衛霍之權,以身報國。

按理說,鄧盛為什麼這麼在意他,誰都不知道,也很少有人注意。不過此事被何進知道了,何進感到深深懷疑。通過對王允履曆進行推斷,他認為鄧盛和王允家族,應該屬於利益共同體。不然誰會為了這樣的愣頭青,得罪同僚,樹立仇人?

何進學著張讓,順手推他去教育皇子,正是為了他少盯著朝中貴戚和宦官,少捅些簍子出來,自己過得舒服些。至於皇子劉協才兩周歲,根本不到讀書的年齡這種事,被他華麗麗的無視了。

**************************************************************************************************

永樂宮,劉協陪著董太後散步。

劉協要問問拜師禮物的事情,就是束脩。他原本以為和前世拜書法大師史先生一樣,要備足六禮,即:芹菜、蓮子、紅豆、棗子、桂圓、臘肉條,不過被董太後否決了。董太後認為那是民間成人之後的拜師禮,皇室子弟,前麵和熹皇後(鄧太後)時期有成例,一般五歲左右開蒙,禮不同於民間。否決完了又扭頭看看他,這兩歲大的孩子,竟然一副老成模樣,談論什麼束脩,不禁覺得有些怪異好笑。

劉協還是堅持,很倔強的堅持,甚至準備著若不給就哭鬧。他想的是,若給太子講學授課,那儲君的老師,將來會發達;可現在太子位置空懸,這兩位先生也並未因為做皇子侍講而升職,反而平時的司職也做不成了,所以給先生束脩,主要還是安慰他們,看,你教的學生還是懂事的。後世人誰不懂,禮多人不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