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庭虛弱,那是因為漢庭的注意力還在別處,皇宮的天子,還沒有把眼光盯在西北這片土地上。韓遂知道,等到那傳說中的天子,哪一天突然發現涼州亂起來,而羌人還沒有肅清附近的營兵和州郡兵,那就意味著,他們將會麵臨鋪天蓋地、源源不斷的漢人大軍圍剿。
那絕對是羌人部隊的末日。
遠處,邊允、北宮、李文侯等人又湊在一起低語,神色間非常詭異。韓遂遠遠看了幾眼,淬了一口,罵道:“這群鼠目寸光的傻瓜!”
今日雪後初晴,到了傍晚,雲霞映紅了半邊天空。
韓遂突然接報,大軍側後的山林中,冒出數目不詳的一支軍隊。隨後,派遣斥候深入偵查,卻無一例外全部失蹤,人馬俱失,不用說,斥候被伏擊了。
敵人就在山林中,具體數目不詳,由於山林叢生,難以使用大部隊奔襲作戰,小股部隊又有去無回,他感到了如針在背,坐立不安,似乎真正的危機到來了。
韓遂想,要是秋季多好啊,山林密集,一把火對方就狼奔豕突、抱頭鼠竄了。這個該死的雪,把火攻路子堵住了。
由於這個夏育龜縮在畜官城中,堅持不出城作戰,羌軍要殺他們,隻能繼續攻城,這樣勢必要付出很大死傷代價。眼下這股藏身山林中的數目不詳的敵人,正因為摸不清底細,所以必須抽調大量的部隊,留守後麵,防備山林中的敵人隨時突襲羌軍大營。
北宮伯玉不同意派人留守,在他看來,對麵城頭已經被蹂躪的不成樣子,一副隨時可以攻破的景象;而背後的軍隊,卻畏畏縮縮在林中不出來,明擺著是數量太小,不敢與大軍一戰。此時正該放手一搏,繼續強攻城頭。隻要把畜官城拿下,山林中的敵人,說不定就自行嚇退了。
韓遂不同意。他堅持不能冒險。
最後李文侯提議,反正城裏的人不出來,集中先去掃蕩山林中的敵人,免除後顧之憂。在他看來,分個萬把人的隊伍,就足以掃平對麵山林。
眾人都同意,先派一個萬人隊過去看看。
於是,羌人壯漢多吉,率領部隊朝著山林趕來。
對麵迎接他萬人大隊的,是幾十騎遊騎。為首一人,一身大紅戰袍,手持長矛,後麵隨從打了嶄新旗幟,就一個字,張。
多吉是識字的羌人貴族,信奉大月氏的佛教,他的名字,是金剛的含義。他的部落,有著方圓數百裏最富庶的馬群。這個萬人隊,是他自己部落的私產。遠遠望著這個旗幟,他看不出對方是什麼職務,是什麼部隊類型,僅僅知道對方領軍的,姓張。
在多吉敬畏的漢人中,其中有一位就姓張,是北方數州都赫赫有名的張奐。
看著對方孤零零一個旗幟,多吉心道:不知道這個姓張的,和那張奐有沒有關係。若有關係,還是不殺他的好。
對方那紅炮漢子,突然催馬上前,大喝:“某是漢人張益德,對麵領軍者,可敢前來決生死?”
多吉素以武勇著稱,一般精壯羌人數十人,都打不過他。數月前在金城,就是他率軍突破防線,第一個殺入城內的;在漢陽郡,也是他率軍攻打冀縣,幾乎破城。在聯軍當中,多吉向來桀驁不馴,誰都不服。此時見到對方叫陣鬥將,甚合自己脾性,哈哈一笑,催馬上前,揮動大錘砸去。
張飛領軍以來,除了楊濮等極少數人能夠真正做到言聽計從之外,大多數都還是不服他的。一來年輕,沒有資曆,沒有名聲在外,二來出身不高,不是名門之後,這在大漢朝野間非常吃虧。這次,他堅持軍隊縮在林中設防,親自帶領數十騎外出誘敵,是因為很多人並不看好他,所以急需一場勝利,來樹立自己的權威。
在張飛設想中,自己大喊鬥將,對方可能不會同意。若是一擁而上,自己就輕騎回山,在山林中,以戰陣和弓弩,殺傷敵軍。若是萬一對方同意鬥將,也就殺掉一兩人,再引敵進山,殺傷敵人。最怕對方無動於衷,讓自己前去進攻,幾十騎再厲害,也無法衝擊對方大陣啊,萬一對方不打,僅僅一陣箭雨,就足以致命。
見到對方大將拍馬出陣,揮錘來打,張飛長出一口氣,渾身頓時輕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