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皇甫到來(1 / 2)

長安三月,草長鶯飛。

隨著禁酒令的頒布執行,長安一帶的糧食基本可以保障食用。在禁酒令進一步向西、向北推廣的時候,曹操接到報告,還是有人表麵順從,卻在背地違背禁令繼續釀酒的人。據手下回來的報告說,尤其在右扶風一帶,禁酒令遭受到當地人的強烈抵製,為首者為當地豪強馬騰。

曹操聞言,不怒反喜,他正想試試用“孔子誅殺少正卯”的故事,來震撼一下西北的人心,以便樹立權威,這個馬騰,出現的正是好時候,立即派人前往調查,搜集證據。

經了解,這個馬騰,綽號“半羌人”,傳說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代,其父馬平,字子碩,原為天水蘭幹縣尉,後失官流落隴西,與羌人雜居。因馬平身材高大,又識文斷字,深得羌人喜愛,以至於最驍勇的先令羌把部落中長老的女兒嫁了給他,祈求可以生下最雄壯的男子。

果然,後來生下了馬騰,因為有一半的羌族血統,頭發卷曲,眼睛湛藍,麵鼻異於常人,身形高大雄偉,不滿十八歲時,就已經有八尺有餘。

馬家前些年一直很窮,不過兄弟們很多,大多都是悍勇之輩,一般人不敢欺辱。馬騰小時候做過樵夫,靠上山砍柴到市裏間販賣以維持生計,他買賣公平,童叟無欺,很多人信服他,逐漸就發展的越來越有威望。

隨著多年苦心經營,馬騰在三輔地區小有盛名,且在羌人中逐漸樹立了良好的口碑。這次羌人聯軍大批入侵,所過之處如蝗蟲過田,糧秣不存,死人無數,但到了右扶風茂陵一帶,卻遠遠繞了過去。鄉裏間紛紛傳說,都是羌人看在馬騰家族的麵子上,才放過了這一帶。

馬騰近年來經營了數家釀酒作坊,專門賣給西域各國的駱駝販子,從中獲利頗豐,馬氏家族的日子也眼看著隨著酒業的繁榮而日漸強大。這次施行禁酒令,幾乎斷絕了馬家的經濟來源,他們當然是激烈反對。

曹操獲得了這些信息,眼睛一閉,心中盤算,既然馬氏有羌人血統,而前麵羌敵寇州,卻獨獨繞過茂陵,足以說明這一家有通敵之嫌疑。現在又鼓噪著反對禁酒,正是反抗朝廷政令的苗頭。絕對不能任這種目無法紀的思想自由蔓延!

主意已定,立即前來向皇子協請令,準備召集人馬,前往右扶風茂陵,緝拿馬氏一族。

劉協正在營地,為一位病死的老嫗主持下葬事宜。

這位老嫗是陳老漢之妻,原本是冀州涿郡人,四十多歲,有兩個女兒,一個在戰亂前就得疫病死掉了,一個在戰亂時活活餓死,陳老漢自己被抓在黃巾軍中負責燒飯,老兩口才得以在亂世中活命。

被當作戰俘輾轉來到長安,遭受到黃惡鬼的嚴苛對待,陳老漢一度以為自己早晚會累死,結果皇子協來了,免去了黃惡鬼的職務,自己竟然又活了一個年頭。

二月的時候,皇子協發放了新衣,雖然是粗布,但是結實厚實,格外耐穿,自己和老嫗一樣,撫摸著總也不舍的穿。皇子協三令五申,說料峭春寒,發放的春衣必須穿上,結果,老嫗沒有聽,得了傷寒,死了。

劉協聽聞有人病死,連忙上跟前查看。發現病死者白發蒼蒼,滿臉皺紋,根本不像周圍所說的四十多歲。想起這個時代,人們平均年齡是如此之低,心中悲傷不已。人類自從有了文明,有了醫術傳承,按理說,生存年齡應該是逐漸拉長才對,可是,戰亂、瘟疫、疾病等,仍然如同跗骨之蛆,揮之不去。

陳老漢和一幫苦哈哈們,見皇子協親自近前來看屍身,覺得不妥,但又不知如何阻攔。

一直到葬禮結束,周圍人都看著皇子協滿臉悲戚,神情鬱鬱。

王越道:“皇子,人死如燈火乍滅,魂靈歸天,請勿悲傷。”

劉協道:“去年,父皇對我講,人生如朝露,轉瞬不見。我還覺不出什麼意思。直到今日,我見了死去的人,才知道死亡是多可怕的事情。我大漢朝野,兆萬民眾,要經曆多少災難病苦,才能真正解脫呢?”

王越道:“醫者傳承不易,既要識文斷字,又要明白辨析之道,通曉醫理,很多讀書人更在意道德和仕途,醫卜星象總是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