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就是平清盛這位日本的權臣最終完成了港口的修建,並命名為福原京。此地也成為了日宋民間貿易的一個重要據點。
平清盛還把都城從平安京遷到福原京,不過隨著平清盛的倒台,京城又遷回了平安京,可見這個地方在當時的重要性,當然那已經是很多年以後的事了。
白河法皇有他的算盤,他想借大宋的強大的財力來幫大和完成大輪田泊海港的修建,即便這塊地作為和王的封地,但那也始終是大和國港口。肉爛在鍋裏,對大和總是有好處的。
而且在這個地方允許大宋作為封地,那麼大宋肯定會加大對大和的貿易往來,大量的物資都會進出這個海港。
會給大和帶來大量的關稅,同時也能繁榮經濟貿易和文化生活,也能給天皇朝廷帶來大量的急需的大宋的皇家奢侈品。
對於他的算盤,和王等人當然心裏很清楚,不過這也符合大宋皇帝的旨意,大宋皇帝就是希望他們能得到一塊靠近大和心髒地帶的港口,前往大和京城很方便,來去就半天的路程。
隻要大和敢於挑釁大宋,這裏就是一把插入大和國心髒的尖刀。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當下便將大輪田泊作為和王的封地,同時這個港口也更名為和王港。
雙方按照大宋的慣例確定了婚慶的日子,整個商議封地和婚慶的事藤原忠通都參與其中,並起到了很大的主導作用。
和王已經得到了趙桓的指點,知道這藤原家在大和相當於曹操的地位,所以對藤原忠通也是格外的親熱。
按照趙桓的設想,和王在大和國不要急著站隊,兩邊都要交往,最好能跟大和的方方麵麵都打好關係,才能站穩腳跟,並摸清情況,最後再製定出相應的對策。
婚事在白河法皇以及藤原忠通兩位的精心安排下,順利進行,各武士集團莊園主都來參加了婚禮。
按道理,天皇嫁女兒不需要那麼大陣仗,但是這一次的規模和隆重程度遠超太子娶妻冊立王妃。
因為是與大宋結親,女兒是嫁給了大宋的皇子,又是在大和舉行婚禮,這些地方集團莊園主,傭兵自重的武士集團首領原本是不怎麼把天皇看在眼中的,也不屑於參加他嫁女兒的婚慶。
但是他們都知道這次的主角不一樣,是大宋的皇子,不看僧麵看佛麵,誰也不敢得罪大宋,否則大宋要滅了他們,也就是分分鍾的事。
因此全都跑來參加了婚慶,幾乎一個不落,就連趙桓向和王提到過的將來很可能會造反的平忠常也都來參加了婚禮,可謂盛況空前。
白河法皇將平安京的一處最大的宅院送給了和王,作為他在京城的府邸,牌匾寫的就是和王府,而婚慶的地點就是在和王府。
在婚慶的酒宴上,和王向白河法皇和藤原忠通提出,想花錢雇傭民夫以及招募武士充當海軍的水軍,用來應對金朝。
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白河法皇和藤原忠通的讚同,對於大和來說,出征打仗的士兵根本不缺,缺的就是錢。
因為在大和跟大宋一樣,士兵上戰場也是要拿錢的,沒有錢誰會跟你去賣命?即便是莊園的莊園主養的武士,那也是要大把的花錢來供養,否則武士也不會為莊園主賣命。
現在大和最大的問題就是地方割據勢力太過強大,傭兵自重,而天皇手下又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用於對抗各割據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