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們的船往前航行了一個多月之後,連一塊陸地都沒有見到,隨著他們的焦慮更加嚴重起來,打架鬥毆,怠工或者病倒的事越來越多。
而船上的淡水也開始出現問題,長青苔發臭,難以下咽。
高遠鴻跟兩位太醫商議之後,決定開始啟用船底裝的冰,冰是不能直接拿來服用止渴的,那隻會越來越渴,先要把冰融化成水,最好是到常溫狀態再喝。
因為即便是海裏的冰,變成海水是鹹的,但海冰卻是淡水,因為結冰的過程會把海水裏的物質分離出去,隻留下淡水。
他們將冰塊放木桶裏,然後放在船甲板上,讓太陽暴曬融化成水飲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手們的焦慮。
往前又航行了一個多月,卻還是見不到一塊陸地,而十艘船船底的所有的冰全都用完了,而儲存的淡水也全都臭的,沒辦法飲用,隻能拿來洗澡洗東西了。
有幾十個水兵病倒了,是因為喝了發綠發臭的水之後病倒的,上吐下瀉,其他的人都不敢喝了。
而航行了兩個月,他們居然連一次下雨都沒有遇到,雖然船上裝備了收集雨水的大帆,可偏偏沒有遇到雨,真是奇了怪了。
除了淡水發臭的問題之外,食物也出現了大問題,他們離開蝦夷地的時候,最後補充了一次新鮮的食物,包括大量醃製的蔬菜。
但是他們對困難的估計還是不夠,五百人的艦隊每天消耗的食物是非常巨大的。
而船上由於不可能生火做飯,主要還不是防火的問題,而是燃料,——不可能拿出大量的空間來儲存柴火或者木炭。
畢竟兩個月煮五百人的米飯,需要的柴火估計都夠塞滿他們的船艙了,那就沒辦法儲存其他的物資和坐人了。
所以他們準備的基本上都是能夠長期儲存的物品,糧食都是炒了之後的炒米,可以拿來直接泡水喝的,臘肉儲存的非常多,因為這東西就算放了一年半載也不會壞。
可是主食是一個大問題,大米、小麥都是需要煮熟才能服用,生的是沒法吃的,可是又沒有柴火來煮飯。
他們雖然準備了鍋,想著有海島之後,在海島補充樹木,找處燒火的空間就可以做飯了。
可是兩個月居然沒有一個海島,隻有茫茫的大海與船艙裏堆如小山的米,沒有辦法變成大白米飯。
好在趙桓事先提醒他們了,準備了充分的炒米,這些炒米泡水就可以吃,但炒米也是有保質期的,經過兩個月後,很多炒米都發黴,沒法吃了,畢竟熟的東西比生大米難以存放。
而船上儲存的少量的柴火早就燒光了,總不能拆船來燒吧,沒有柴火就沒辦法生火做飯,看著大米沒辦法吃,有的餓極了就吃生大米,結果不消化便秘很痛苦。
光吃臘肉也是不行的,船上有水手打魚,可是海上並不是每一處地方都有海魚的,除了遇到漁場,能夠打到大量的魚之外,大多數的海域基本上是找不到魚的,經常一整天都撈不上幾條魚上來。
而他們遇到小型漁場撈到的魚也是有保質期的,就算曬成魚幹也會很快吃光,畢竟他們有五百人。
眼看著因為糧食,淡水問題越來越嚴重,水手的情緒越來越難以控製,高遠鴻焦急萬分,決定商議對策。
。您提供大神沐軼的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