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鴻離開京城的時候,趙桓設宴款待。
隨同遠洋艦隊出航的司天監少監張炯謀,以及官員郭誌強也都參加了宴會。
遠洋戰隊從東海出發,先順洋流而上,到達大和國。
他們到了和王港,和王又熱情款待了他們,不過並沒有把他們引薦給大和的官員和白河法皇等人。
因為這是大宋的一支秘密艦隊,他們進港的時候也是裝作貿易的渡海商人,不過和王港已經全是在和王的掌控之下,也不擔心消息泄露。
在和王崗遠洋艦隊做了一次全麵的補給,隨後順著海岸北上到達蝦夷地。
在這裏,韓彥亮正帶著人修建城池,準備過冬。
這期間皇帝趙桓已經派了若幹商隊,將大量的糧食和各種物資輸送到了蝦夷地,用於建設。
所以蝦夷地已經建成一個簡要城堡,可以保證官兵和招募的大和民工能夠平安度過冬天。
船隊做了最後一次補給,主要是補給淡水和食物。
他們到這裏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北海道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下雪,也能收集到大量的冰。
按照趙桓的提議,高遠鴻下令給船的艙底部裝了若幹的冰塊,作為淡水儲備,同時也作為壓船底的重物。
因為北大西洋暖流其實水溫是比較低的,在十度左右,這些冰在吃水線之下,相當於半個冰箱。
再加上艦船設計的時候有隔熱的功能,而且隨後就是冬天了,水溫會更低,這樣船艙裏的冰可以保存很長時間不會熔化,具體能保存多久誰也不知道,隻能試試看。
這是趙桓提議的一種淡水儲備的方法,當十艘船的底倉都填滿了一塊塊整齊的冰塊之後,高遠鴻又補足了淡水,這才放心,告別了韓彥亮,揚帆啟程,駛向茫茫的東海。
眼看著海島越來越遠,再往前就是誰也沒去過的東海盡頭,那裏到底是有仙山美景還是恐怖的懸崖瀑布,誰也不清楚。
按照遠古的傳說,海洋盡頭很可能是深不見底、望不到邊的瀑布,船到了那兒會掉下去,墜入萬丈深淵。
另外,還有各種恐怖的海洋盡頭的傳說。
這些恐怖傳說對大宋遠洋探險海軍將士的震懾都足夠強大,所以海船離開之後,水手們一個個都不說話了,精神高度緊張。
臨出發前五百水手每個人都得到了五百貫銅錢的安家費,如果這次以身殉職,還會再給五百貫的安家費,這是趙桓特意安排的,而且給的都是銅錢,沒有給紙幣。
因為這時候的紙幣還沒有完全普及,為了讓遠征將士安心,所以給的都是銅錢,因此水手們倒沒有後顧之憂。
畢竟即便他們死在了遠方,家人靠一千貫的銅錢,足夠有個溫飽,甚至都能過上小康的日子。
假如他們遠征回來,皇帝說了,還會給他們一大筆賞賜,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但卻充滿了對未來的焦慮。
對此船上的兩位太醫,海太醫和江太醫一直在給將士們做心理疏導,當然宋朝的心理疏導還遠沒有那麼專業,不過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但是隨著航船的前行,將士們的焦慮越來越嚴重,水手們的情緒也越來越暴躁,已經連續發生了好幾起打架鬥毆的事件。
高遠鴻雖然下令,對打架鬥毆的人關禁閉嚴懲,但似乎所起的效果不大,因為水手的心理壓力不緩解,就可能會持續這種可怕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