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的時候,朝著窗外看了看,發現不遠處布置了一片空地,上麵停放著一些馬車,形色各異,有吃完飯的小姐到了那邊,找到自己的馬車,很快駛離她的視線。
這就是古代的停車場了吧?蘇蓮了然,瓊仙閣倒是很好的照顧到了等候的車夫。
東西很快就上來了,夥計邊上菜邊介紹:“茄汁魚卷,紫桂燜小排,燕清湯,客官請慢用。”
夥計上完菜就走了,蘇蓮挨個嚐了一下,味道果然不錯,東西稍微有些偏甜,但有蘸碟就很好的把甜味壓過去了。
離開瓊仙閣,蘇蓮在街上轉悠著消食,現在還早,等中午時候再去清雅樓。
清雅樓的裝飾整體是偏向風雅的,一進門就可以看到前後左右都掛著文人的書畫手筆,伴隨著淡淡的酒香。
夥計也是書生打扮,走路文雅但速度一點都不慢,就連他們菜品和酒的名字也格外文雅。
“清字派是酒,雅字派是菜,客官看一下想吃什麼?”夥計走到蘇蓮旁邊站定解釋。
蘇蓮不想喝太多酒,夥計似乎看出了她的猶豫,推薦道:“我們的浮月清華是果酒,很受小姐們喜歡,和兩壺都不會醉,而且和剛推出的菜品雅抒錦瑤一起口味更好,客官可以試一下。”
“那就照你說的上吧,麻煩了。”這名字起的倒是挺文藝的,味道應該也不錯。
夥計送東西上來的時候,前麵的一桌客人已經有些醉了,一個書生右手做執筆姿勢,上下比劃這什麼,嘴裏念叨著不清晰的詩句,同桌的人也笑的開懷,都是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模樣。
浮月清華其實是青梅酒,蘇蓮這個不喝酒的人也覺得它的味道很好。
即使喝了三杯,蘇蓮感覺神誌還是清明的,隻是臉上有些微紅,想到聚福樓也應該有自己的一點特色,蘇蓮離開清雅樓以後就直奔聚福樓。
經過整頓聚福樓的生意很好,蘇蓮結合了兩家酒樓的口味,對自家菜品有進行了改良,找出材料做了茯苓香酥,在上麵寫上“福”字作為贈品,加上了屬於聚福樓的標簽和特色,這一係列的改變讓原本落敗的地方名聲大噪。
看著慕名而來的達官貴人,劉成笑的眼睛都眯了起來,很多人他是知道的,平時隻會到瓊仙閣這些地方去,現在卻來到了他們店裏,說明聚福樓已經開始蒸蒸日上了啊。
“蘇姑娘。”劉成找到在後廚忙活的蘇蓮,心裏有些想法。
“劉掌櫃,有什麼事嗎?”蘇蓮讓幫廚買了些豬肉回來,打算教他們做鹵肉。
到聚福樓吃飯的人絡繹不絕,劉成覺得是時候提高一下聚福樓的身價,也就把這個想法跟蘇蓮說了。
“暫時不用,現在還不是時候。”蘇蓮直接拒絕了他的這個提議,別看現在到聚福樓吃飯的人多,達官貴人也會來,但聚福樓現在做主要的還是穩定發展,貿然提升隻怕會揠苗助長。
他們不像瓊仙閣已經打響了自己牌子,來聚福樓吃飯的人其實更多是百姓,提高身價隻怕會影響客源。
劉成無奈,很想爭取一番,但還是忍住了,他相信蘇蓮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