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魏隻要否定掉咱們一個罪名,就可以借此把所有的罪名都歸咎於“誣陷”,從而強調自己受禪天子的正統性的。
所以張溪的建議是,指責曹魏是“篡逆”這種板上釘釘的事兒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弑君”的罪名,還是先去掉的好。
諸葛亮聽完張溪的講述後,也是一陣頭大。
諸葛亮倒是沒有懷疑張溪的消息來源是否可靠。
張溪有屬於自己消息來源的事兒,也不是表現出一兩次了,諸葛亮也從來沒有去深究過。
畢竟這年頭的世家子或者寒門子弟,多少有點屬於自己的人脈渠道的,他諸葛亮也有,也一樣不會讓外人知道。
再者,劉協還活著這麼大的事兒,張溪也不是那種不知道輕重的人,肯定不能編出來糊弄自己,因此諸葛亮第一時間就相信了。
雖然慶幸於漢帝還在,但現在的情況下,這個漢帝,還真的不如已經死了。
因為這個漢帝,他已經不是漢帝了。
如果按照曹魏方麵的說法,劉協真的是禪位給曹丕的話,那劉協現在的身份,就隻是“大魏山陽公”,已經不是“大漢天子”了。
繼續以劉協為正統的話,那劉備集團的政治旗號變成啥了?!
匡扶“大魏山陽公”麼?!
這簡直就是在開玩笑。
可如果真的無視劉協的存在,非要給曹魏按上一個“弑君”的罪名的話,確實也有可能跟張溪說的那樣,給曹魏狡辯合法性的借口。
所以啊,這個劉協活著,不僅阻礙了劉備集團的法理依據,也阻礙了劉備稱帝的合法性。
諸葛亮對此非常的頭疼,想了好久,最終隻能采用一個比較折中的辦法。
趁著劉協還活著這件事蜀中的人都不知道,那咱們就裝糊塗,先給劉協上個尊號,就當他已經死了。
之後趕緊勸諫劉備稱帝,重新建立起劉備集團的政治合法性,這樣就能繼續堅持“匡扶漢室”的大旗,掌握大義所在。
至於之後得知劉協是不是活著......開玩笑,劉備都已經稱帝了,蜀中和荊州的世家們都已經接受了這一個事實,並且享受到了劉備稱帝帶來的紅利了,區區一個“大魏山陽公”是不是活著,大家會那麼在意麼?!
總不能還有人缺心眼的不要眼前的榮華富貴,非要讓劉備下台,讓劉協重新上台吧?!
這就是諸葛亮想出來的辦法,而這個辦法,經過法正,龐統,張溪,張飛,黃權,劉巴等人的數次密議之後,成為了蜀中各世家和政壇的共識。
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趕緊勸諫劉備稱帝,重立大漢。
為了防止劉備這人又出現不必要的“仁慈”,心念劉協,諸葛亮等人商議後決定,關於劉協是不是活著的事兒,絕對不能告訴劉備。
不僅不能告訴劉備,還得異口同聲的咬定,劉協肯定是死了。
於此同時,諸葛亮還勸諫劉備,如今戰事平息,主公不可久留漢中,當回成都坐鎮,安定民心。
簡單一句話,把劉備先騙回成都去,為稱帝做準備。
諸葛亮其實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劉備直接在漢中稱帝的可能性。
但問題有兩個。
一個,是漢中殘破,當初漢中大戰之後,曹操遷走了漢中大部分的人口,雖然經過了劉備集團這兩三年的努力......這年頭的勞動效率,兩三年的時間能幹出啥來的?!
讓劉備在漢中稱帝,就連一個像樣的宮殿都拿不出來,這個皇帝稱的,那得多寒磣?!
另一個,是蜀中世家們不同意。
既然劉備要稱帝,蜀中世家們肯定是希望劉備回到成都後稱帝,在成都稱帝,最大的好處肯定是他們這些蜀中世家獲得。
而諸葛亮也必須考慮到,現在劉備的基本盤確實是在蜀中,沒有蜀中世家們的支持,就算劉備稱帝了,也坐不穩帝位。
所以蜀中世家們的要求,諸葛亮也不能不考慮。
至於荊州......不是荊州不重要,實在是荊州還有一小半是江東和曹魏的領土,嚴格說起來那邊算是前線,並不是一個合格的大後方。
你把帝都這麼重要的地方放到前線,一旦失守的話,政治影響就太大了。
多方考慮之下,諸葛亮也不得不承認,成都是目前劉備地盤中,最合適成為帝都的地方,必須先讓劉備回到成都。
而劉備真沒有想那麼多,他也有心回成都去......當初北伐的時候,諸葛亮的那封請罪信劉備還記得呢。
經營成都這麼久,那幫不要臉的世家們居然還敢對總動員令進行軟對抗,這讓劉備很擔心成都的形勢。
這些年一直屯兵漢中,劉備對成都方麵的那些世家們也不是太放心,正好現在戰事暫時停歇了,回成都去坐鎮一段時間也不是不可以。
可當劉備剛剛回到成都的時候,就接到了許靖遞上來的奏疏——請漢中王繼皇帝位,中興大漢,討伐不臣。
。您提供大神黑風洞的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