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劉備的反應(1 / 2)

孫權稱帝的消息,傳到鄴城曹丕暴怒,傳到成都,劉備同樣非常的惱怒。

跟曹丕一樣,劉備實在想不出來,孫權有什麼稱帝的理由。

但,現在是亂世,天下三分,孫權確實沒有稱帝的理由,但他久據江東,兵精糧足,確實有割據稱帝的資本。

而且事情已經發生了,劉備很清楚孫權不可能因為別人的反對就去掉尊號,這麼做的話,江東的人心都會散掉的,孫權也活不了多久。

劉備現在要麵對的問題,其實跟曹丕是一樣的——該怎麼去麵對孫權稱帝的這個舉動。

一開始,劉備和曹丕的想法差不多,孫權稱帝就屬於是叛逆,自己作為大漢正統皇帝,就應該興兵討伐叛逆。

但季漢的問題,比曹魏的問題還要嚴重。

第一個,是季漢的經濟體量和人口根本沒法跟曹魏相比。

雖然上次北伐,拿下了涼州和雍州北部地區,但有一說一,這倆地方從來都不是貢獻大額賦稅和丁口的區域,尤其是涼州,那地方還要倒貼錢才能保持穩定和發展。

因此,上次北伐以後,其實季漢這邊的損失看似比曹魏要小的多,但人家曹魏家大業大,一年休養生息就能恢複個七七八八,而季漢這邊,如果算上開發涼州的投入,那沒個三年根本恢複不過來。

現在距離上次北伐不過一年多,劉備就算要征討江東孫權,現在的糧草後勤也不支持。

第二個,季漢剛剛成立,成立之後又對中央官製進行了改革,很多事情都在磨合中,如果大肆興兵征討江東,至少一半中央高級官員要隨軍出征,中央官製的改革和磨合會變得拖遝無效,不利於改革完成。

因此,劉備也遇到了跟曹丕相似的局麵,或者說劉備的局麵比曹丕還要難。

曹丕出兵攻打江東,隻是有困難,不能保證一定能勝,出兵還是可以出兵的......但劉備,他根本沒有出兵進攻江東的資本。

可你不回應孫權稱帝這個事兒也不行,必須要有一定的反應,否則劉備的這個季漢在世人眼裏的地位就會崩塌,僅僅淪為一個地方割據政權而已。

一個不能保證自己國家領土完整的政權,在任何曆史階段都不會得到太高的評價。

劉備也是沒辦法,這段時間急的要死,趕緊的召集三省六部的官員和軍方代表一起開會,商議該怎麼麵對現在的局勢。

打是不能打的,那麼隻能從政治角度去解決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麼對孫權進行定義。

這個問題,即使是諸葛亮也很麻爪。

這已經偏離了當初他製定《隆中對》時候的局勢環境了......諸葛亮也沒有想到孫權居然會悍然稱帝。

在諸葛亮看來,現在的局勢,其實對孫權最有利的是守著大漢吳王的頭銜悶聲發大財,既不接受曹魏的封賞,也對劉備這邊敷衍應對,坐看魏漢兩家爭鬥。

這樣的話,雖然有讓孫權坐大的危險,但諸葛亮認為,隻要大漢這邊能壓製住曹魏,搶先占領中原地區,那就可以繼續保持對孫權的壓製,同時切斷孫權和曹魏聯合的可能性。

但孫權現在稱帝,一切的計劃都亂了。

孫權這一稱帝,不僅曹魏不能忍,大漢這邊也不能忍。

可如果大漢也出兵攻打孫權的話,那孫權是絕對撐不住曹魏和大漢的聯手夾擊的。

一旦孫權滅亡,而劉備集團又不能搶占長江防線的話,那麼曹魏一家獨大之下,以劉備集團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要獨抗曹魏,實在是太困難了。

因此,諸葛亮的建議是,不能承認孫權稱帝的合法性,同時也不能坐視孫權滅亡。

諸葛亮的建議跟賈詡的建議有相似之處,那就是派使者斥責孫權“僭越稱帝”,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諸葛亮隻是建議讓在荊州的關羽和王基加強對江陵,武陵,零陵,江夏四郡的兵力部署,做出一副要進攻江東的樣子,但實際上按兵不動,坐觀江東和曹魏大戰。

賈詡是建議曹丕真打,隻是怎麼打需要好好謀劃,可大漢這邊是真沒有這個能力去真打,所以擺出一副架勢來給天下人看,回頭再看孫權的反應,是不是可以用政治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

劉備思來想去,再三權衡利弊後,無奈的接受了這個建議。

諸葛亮這個中書令做出了決策,劉備這個皇帝采納了,那麼剩下的事情,就是尚書省去執行,門下省負責監督了。

法正領命後,叫來了戶部尚書劉巴和兵部尚書張溪,跟這倆商量關於改變荊州兵力部署的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走個過場而已,畢竟關羽是大將軍,同時還是假節,總督荊州軍政事的人,隻要劉備這邊下一道聖旨給關羽,關羽自己決定怎麼去做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