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偽木牛流馬(1 / 2)

劉備對魏延是真的擔心,拉著魏延又是苦口婆心,又是諄諄教導的......但問題就在於,魏延不是小孩子了。

一個人,活了四十多年,脾氣性格早就已經徹底定型了,再怎麼勸說也不可能改變的。

魏延見了劉備,還能保持尊重和恭敬,但出了劉備府邸大門,該咋樣還是咋樣。

不管魏延的脾氣如何吧,魏延領兵作戰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接受軍令後,立刻接手了所部人馬的訓練,開始做突襲陳倉道的準備。

而張溪等人,也開始準備進軍褒斜道,以及派出加急信使通知趙雲,讓趙雲在十月內,擇機出兵,進軍散關。

整個戰略的第一步,就是要盡可能的吸引長安的曹軍主力來到渭水沿岸布防,因此隴山道和褒斜道的兩路兵馬,肯定要先期出發打出威懾力的。

而魏延的這一路兵馬,受限於陳倉道的狹小,再加上要求快速突進,兵力不能太多,撐死了帶兩萬人左右,所以必須隻能是等到曹軍無力支援的情況下,才能發動突擊。

故此,魏延依然要暫時留在漢中督練士卒,而張溪等人,則要陪同劉備,先出褒斜道。

這次出兵褒斜道,跟上次不同了。

上次北伐出兵褒斜道,那是大軍先行,糧草在後。

因為要先打通褒斜道嘛,糧草在前,大軍在後的話,那純粹是給人送糧草補給去的。

但這次,褒斜道口有陳到的一萬兩千人的守備部隊,完全可以先接收囤積糧草,然後劉備的大軍再出發。

諸葛亮和張溪,前段時間就在忙著這個糧草轉運的事情。

現在的大漢生存狀態,要比曆史上好的多,尤其是打下雍涼,又掌握著褒斜道口之後。

雖然運糧依然艱難,不管是雍涼還是益州,大多以山路為主,糧草運送非常的不方便。

但現在的大漢,並沒有曆史上的那種緊迫感,糧草囤積的速度和效率雖然都不高,但隻要有時間,總能準備妥當。

再加上如今越巂郡的水泥用途慢慢的在被人發現和使用,如果不是因為要北伐的話,諸葛亮真想沉下心來,先把益州的這些山林道路好好的修一遍。

可惜,如今的大漢,最主要的事務依然是收複舊山河,至於發展基建,恢複民生的事兒,隻能暫時往後先放一放了。

因此,基於這麼難行的山路運輸,張溪到底還是跟諸葛亮詢問起,關於木牛流馬的問題。

好奇嘛,就想看看諸葛亮造的木牛流馬,到底是個啥玩意兒。

而諸葛亮呢,其實他也一直在琢磨這個問題。

路暫時修不了,那麼提高運力似乎是現在唯一可以做到的辦法。

運力這個東西,直接跟牲畜掛鉤的......雍涼還沒有徹底平定,暫時指望不上,而益州又不是什麼產馬之地,諸葛亮費心吧啦的從南中抽調了一批滇馬過來才勉強補上了北伐大軍的糧草運力不足。

可南中畢竟離的漢中太遠了,這年頭的運送效率又低,南中的滇馬運到漢中,路上要死掉一批,到了漢中不適應漢中氣候要死掉一批......諸葛亮也心疼,抽調了一次後就再也不敢抽調第二次了。

因此,其實諸葛亮也在思考,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可以提高運力的。

關於木牛流馬的概念,其實諸葛亮也思考過,隻不過這個東西,在諸葛亮的腦子裏還是一個純概念,連個名字都沒有......張溪一提這事兒,頓時這個概念就有了名字了。

但光有名字也不行啊,到底該怎麼做,諸葛亮依然沒有什麼頭緒的樣子。

畢竟,現在距離曆史上木牛流馬的誕生,還有十年的時間,而且如果民間傳說是真的話,那這個木牛流馬也不是諸葛亮發明的,而是他媳婦兒黃月英發明的。

當諸葛亮拉著張溪一起討論,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增加運力的時候,張溪就知道,自己大概是看不到所謂的木牛流馬了。

現在的情況擺在這兒,馬上就是第二次北伐了,張溪等得起諸葛亮去研究木牛流馬,劉備可等不起。

所以,張溪隻好把雙輪板車和獨輪車給弄出來了。

但這裏麵,依然有諸葛亮的很大一部分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