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賑災進行時(1 / 2)

同樣都是為了災民而努力賑災的隊伍。

魏鈺在為了他的大部隊而努力薅糧時,三皇子那邊,作為正規軍,一群人壓根就不擔心糧草問題,因為朝廷包了。

為了不在路上耽誤時間,三皇子是跟著魏鈺的行走路線而走的。

畢竟沿路的障礙物都被魏鈺給清理的,有什麼問題,魏鈺也都會寫信給他,過程十分清晰。

有著這麼一條便利的路線,說實話,三皇子要是不照著走都對不起魏鈺辛苦薅糧了!

不同魏鈺已經跑到了岱川郡邊界,再往前一步就進入了下一個災區千城郡,三皇子才剛剛進入岱川郡。

他身上的工作可不比魏鈺那般瀟灑快活。

魏鈺打著先行清理匪徒的名頭,一路上隻要掃清障礙即可,但三皇子不同。

他得先落腳一個災城,同當地官員對接流程,盤問當地受災情況,親自實地勘察……完事之後就要安頓當地災民,衣食住,除了行,樣樣都需要三皇子來安排。

這是一個工程量很大的活兒,跟著三皇子的人,進入湖州後就沒有一個輕鬆的。

尤其以譚林為主的一群醫者最甚!

為什麼說是以譚林為主,而不是另一位太醫院的左院判,提到這個原因,那真的就要說一說外派公幹這種活兒吧,那是真不適合老年人。

毫無抵抗能力的百姓,在經過天災之後,身上沒有傷病的那基本上是個位數。

而朝廷派了太醫院的太醫跟過來,可不就是為了替災民看病的嘛!

一行十幾個學過醫理的大夫藥童,從入了湖州、見了災民開始,那幾乎就是沒日沒夜的在看病、抓藥、熬藥中度過的。

他們渾身上下那藥味濃的啊,擱三裏外估計都能聞到,整個人估計都被藥醃漬入味了!

譚林在熬藥的時候偷偷數過。

二十三天,他們進入湖州有二十三天了,自從有災民出現開始看病起,他已經有八個夜晚沒睡過覺了。

不是不想睡,而是根本就睡不著啊!

任哪個醫者能頂著病患希冀的目光安心去睡的啊?

不怕夜晚病患突然因救治不及時嘎了?

良心能安嗎?

啊?

能嗎?!

譚林現在是接受過賢王殿下新觀念熏陶的好大夫了。

作為一名太醫院的在職太醫,他對自己肩上的責任表示十分慎重。

為了天下百姓,為了天下醫道的傳播,他是決不能就這麼棄無辜受難的百姓於不顧的!

譚林是打了雞血了,而這就苦了年壽已高的左院判大人。

舟車勞頓的,院判大人本就精神不濟,偏偏這同行的譚大人卻在悄咪咪的奮發圖強??

靖王殿下就在旁看著,你說你一個小太醫都這樣式兒了,叫他這個左院判該如何自處?

偷懶?

他這就算不偷懶,照著平時的進度來,有譚大人在一旁比對著,那都顯得他像是在偷懶好嗎!!

左院判大人想私下同小譚大人說一說,叫他別那麼上進,畢竟他老了,精神不濟,這看診速度可以再緩緩啥的……可這小譚大人他愣是不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