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把福生從研究院拉了出來,那魏鈺自然是要帶著他去莊子上逛一逛的。
一連好幾天,兩個人都低調地去,低調地回,沒有驚動任何人,靜靜觀察著莊上的那些人。
魏鈺:“大師傅,有看中的人嗎?”
福生:“您問我?嗬,我看有三成都是來混吃混喝的。”
魏鈺:“這個不重要,回頭讓他們吃多少吐多少,咱們要的是如您一般有才學的理科人才,懂吧?”
福生沉默了好半晌,接受了這個馬屁,他給魏鈺點了幾個人。
“……雖說年歲都大了些,但至少看著比西流子小,這幾個好學肯問,隻要智商沒問題,我覺得都可用。”
魏鈺聽了讚同點頭。
說的幾個人名,基本也是他看好的。
果然老師傅眼睛就是利,要是再年輕幾歲,多教些人出來該多好啊。
魏鈺很遺憾。
還是缺人啊,這教育一道任重道遠,要是天才都能自己蹦到他麵前該多好?這樣天才們就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後散到各地,開啟點麵開花事業。
不過現在也不錯了,至少莊子上的那批人差不多都能開始為人老師了。
隻要後續錢跟上,大魏各地就能開始建學堂,然後開啟教育版圖……
魏鈺摸著下巴想了想。
所以戶部那邊,齊大人究竟商論的怎麼樣了?
-
從城門口開始有接待處起,後麵陸續一個月的時間裏,每日都有道士入京,然後被接到莊上。
除了待莊上的人,幾乎沒人知道那群道士在幹嘛。
京都的報紙也報道了這件事,不過是對於三月祈福的討論。
百姓們瞧了,因著道士不在城中,所以議論熱度也不高,還不如每天看得娛樂八卦有意思。
柳文州前麵一段時間腿就徹底好了。
雖說在王家待了一個多月,王家兄弟二人都沒有趕他,但柳文州到底不好意思再繼續厚顏待下去,盡管他每日都有在王家幹活。
是以腿一好,他便立刻要搬出去,但被魏鈺攔住了。
心心念念地小兄弟眼皮一垂,神情一喪,可憐兮兮地說柳兄是不是嫌棄他了時,簡直生動詮釋了什麼叫茶香四溢。
柳文州一瞧後那還得了啊?
沒經受過頂級茶藝熏陶的他立刻就心軟了。
雖說窩窩頭配蘿卜幹啃了一個多月,實在是看到就在反胃,但誰叫小兄弟舍不得他呢!
小兄弟年歲小,心性純良,起早貪黑出去做工又辛苦,好不容易有他這麼個一見如故的兄長,舍不得也是正常的。
所以柳文州糾結過後又給留下了。
沒關係,不就是窩窩頭配蘿卜幹嗎?
他去東郊繼續做工,掙了錢還了小兄弟後,他就把錢拿出來給小兄弟改善夥食!
他要把他善良淳樸的小兄弟養得白白淨淨,斯斯文文!
柳文州是鬥誌昂揚了,暗中偷聽到他打算的乙十三卻是直翻白眼。
感情小兄弟是兄弟,小兄弟的兄長就隻配窩窩頭跟蘿卜幹了?
好歹也帶他一個啊!
他也想光明正大吃點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