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道推理題(2 / 2)

這都能夠想到。

柴瑞不由的對孫興仔細打量一番。

看來這個孫興果然有急智之才。

“還有一題,答對的話,出使南京的重任就交給你。”

“嗯……快出題吧,我已經等不及了。”

柴瑞苦思冥想了許久。雖然柴瑞記得不少腦筋急轉彎,可是比這個難的,的確沒有多少。這個都沒有難住的話,其他的柴瑞都沒有信心。

“出題吧。“孫興又在催促柴瑞。

柴瑞在紙上寫下第三題。

原告張某是個專管征收賦稅的小吏,告他的鄰居汪某無端賴占他家良田20畝。

汪某申辯:“並無此事,這20畝地是我祖父留下來的。去年張某來我家收稅,說如把田產劃歸他名下,可以不交賦稅,不服徭役。我正為交不出賦稅犯愁,就答應了。 當時我們商定在字據上寫著將我的田產過撥給他,但實際上田產還是屬於我的。”

張某說:“10年前,汪家遇有急事,主動提出把20畝地賣給我,有字據為證。”

知縣接過字據,仔細審閱。

這張疊起來的字據是用白宣紙寫的,紙已發黃,紙的邊緣也磨損了不少,像是年代很久了。 知縣將字據撕開……突然,眼睛一亮,把驚堂木一拍,喝道:“大膽刁民,竟敢偽造字據,誆騙本縣,還不從實招來!”

請問:知縣從字據上發現了什麼破綻?

由於沒有實物,眾人都隻能憑空猜測。

“一定是那紙裏麵有賄賂的錢,而那個知縣是個清官。”耶查不剛說。

柴瑞搖了搖頭。

“那一定是紙上麵的內容有誤。”李白急忙說。

“不對。”這一次不是柴瑞說,而是孫興。其他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孫興的臉上。

孫興全然不顧大家的注視,而慢慢的說:“如果是10年前的字據,並且是疊起來保存的話,就應當是外麵發黃,裏麵還是白的。 而這張字據裏外都呈黃色。我在這裏整理過多年的文案,有不少十年以上的案卷。就算是爛掉,也不會全部變黃。由此可見,這是個謊言。不知道大人,我說的是否正確。”

“完全正確。”柴瑞有些吃驚。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孫興,竟然連連答對柴瑞三道非常難的題目。

這份才智,足以勝任。

“你知道不知道,此次去南京,凶險萬分。”

孫興卻說:“我必須去。我叔父因為不滿滕水流的所作所為,公然頂撞了滕水流。滕水流殺死我的叔父,並屠殺我叔父一家,我那不足五歲的小女,就在那次屠殺中被殺死。這個仇我一定要去報。”

柴瑞連忙脫下自己的防彈衣給孫興,對著孫興說:“這一次,你很有可能回不了。穿上這件衣服,刀劍根本就無法傷到你。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