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先生,你還在嗎?”
“在的,在的!寧先生。您所說的問題,中國清單網的確存在,我一時也想不到解決的辦法。回頭我再給您答複?保證讓你滿意。現在互聯網發展迅猛,中國的網絡是有很大的發展前景的。”
不錯,永不言棄。雖然隻是短短的十來分鍾,寧婉也隻是看到屏幕上顯示出來的幾行字,但是寧婉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這個日後的商場梟雄身上的很多難能可貴的品質。譬如能說會道,譬如懂得揣測人心,譬如堅毅不放棄。
寧婉又想起陸馮的一件軼事來。在寧婉調查的資料裏也有顯示。這個陸馮,說得一口很好的口語,英文很不錯。因為人膽子大,逮到老外就說。陸馮上大學的時候,正是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正如火如荼,陸馮所在的浙江省灣港市發展非常迅猛,急缺翻譯人才。陸馮看中了這個商機,就團結了一班英文不錯的人才,做起了筆譯。可是結果卻不理想。第一個月,他們組織的號稱“灣港第一翻譯社”入不敷出,隻有不到兩百的收入,各種支出卻達到了高達七百人民幣。要知道,但是七百幾乎就是一個家庭兩個月的生活費了。
接下來的半年裏都沒有起色,境況一樣的糟糕。因為“灣港第一翻譯社”雖然名頭好聽,說到底不過是一群學生,人家大公司要找專業人員,信不過他們,小企業又沒有什麼錢賺。半年裏,當初加入的同學陸陸續續都離開了,隻有陸馮堅持。為了維持翻譯社這個無底洞,陸馮做起了街邊小販兜售內衣、禮品、藥品的行當,受盡了人們的白眼。所得的錢就拿來支持翻譯社。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的創業史,都是血淚史。
最讓寧婉敬佩的是陸馮的懂得放手。灣港第一翻譯社在陸馮三年的努力後終於打出了一點名頭,開始盈利了。這是,陸馮受到去美國的同學邀請,去美利堅走了一遭。敏銳的他發現了商機,互聯網大有可為。陸馮是學英文的,計算機一竅不通,可是他還是毅然決然地離開了翻譯社,進入了這個他毫不熟悉的行當。
大部分人,在付出了那麼多以後,都不會願意輕易放手。可是陸馮放了。這種決斷力,非常人所能企及。
寧爸爸其實也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但是寧爸爸最缺的就是這種決斷力。寧爸爸是學習紡織科班出生,畢業以後也一直在做紡織業。90年代也就罷了,翻過了97年的年頭,紡織業明顯有日薄西山的頹勢。可是寧爸爸舍不得放手。格局太小,魄力不夠,就注定隻能走這麼遠。雖然寧爸爸與普通人比起來已經非常厲害了,但是與真正的梟雄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的。寧婉有些感慨。
“陸先生,如果我願意讚助你。但是條件是你要放棄中國清單網。另起爐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