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約法三章(1 / 2)

正所謂,富貴險中求。想要大富大貴,又怎麼可能不承擔一定的風險呢?但是為了防範將來可能的危機,就要做一些防禦措施。家尚且無規矩不成方圓,更何況一個公司?動輒上億的資金流動?

現在坐在這裏,當然可以輕飄飄地說不在乎。可是到時候上十億,甚至百億的資金在手,又有幾個人可以不動心?人心本惡,不要去試探人心。要想別人做聖人,就要把做壞人的路子全部扼殺在搖籃中。這樣子,隻有聖人一條路可走,自然就不會犯錯了。

這是寧婉的信仰。

譬如私募這一件事情。人人都知道,私募的資金是絕對不可以流入私人賬戶的,否則就是死刑。但是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很容易模糊這個界限。私募與公募不同,是不公開不透明,沒有監督的。國際知名的大私募可能還有一些監督。純粹靠私人關係建立起來的私募,資金管理人,托管人,和傳說中的中介基本上都是同一個人。純粹自己監督自己。

隻要月末或合約到期的時候,能夠將資金打入各位投資者的賬戶,基本上是沒有人會去管資金期間的具體流向的。寧爸爸是做企業的。眾所周知,企業,尤其是實體經濟,沒有一刻是不缺錢的。整個購買原料,製造到出貨的過程都是需要流動資金的。而且企業越大,所需要的流動資金就越多。

企業家真正有錢的,就是拿到貨款的那一刻。錢還沒有捂熱呢,就又去購買原料了。所以生活中,我們可以看見,越是大老板,越是說自己缺錢。明明身家成千上億,嘴巴上說得自己特別窮酸。倒也不是假話。因為企業在發展時期,是最缺錢的。

紡織業在九六年是鼎盛的春天。資本擴張特別厲害。這時候,寧爸爸就算手裏有再多錢,也是不夠用的。畢竟如果有一個億,可以幹一個億的事。而如果有十個億,就可以幹十個億的事。隻要有錢,就能有用武之地。

手上缺錢,賬戶裏有錢。隨時可以轉賬。而且到時候,轉回來就是了。沒有人會發現。久而久之,這種巨大的誘惑,一定會誘使寧爸爸越雷池。把公共賬戶的錢,彙入私人賬戶的。一次兩次也許沒有人發現,時間長了。總會有端倪的。那就是大禍臨頭了!

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一家人和睦安康。寧婉炒股是為了造福寧家,而不是害家裏人的。所以這個話,一定要講清楚。

法律如山。存著僥幸心理,隻能陰溝裏翻船。

“爸爸。我們辦一間私募吧。利用你的私人關係,去招攬投資者。”

“私募?”寧爸爸疑惑。

“唔。就是他們把錢交給我們。我們來管理。到期還本。利潤按照約定支付。這個完全是靠個人關係維係的。”

寧爸爸一聽,眼睛一亮。爾後,又皺眉,“你有信心嗎?如果虧損了,怎麼辦?”

“爸爸,我們的私募與別家不同。我們保證不虧損。虧了,我們賠!一般私募都是高風險,高利潤的。我們無風險,但是利潤嘛。”寧婉笑,“就要分多一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