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填飽了肚子,繼續往山上走。他想到前麵最高的山頂,去看看四周都有些什麼東西。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終於爬上了一座視野裏麵最高的山峰,站在頂上往四周看,但見三麵還都是山,隻有一片是樹林和草坡。
北邊的一座山上,冒出縷縷青煙,像是有人的樣子。好奇使他抬步就要往那個地方走去,可走了幾步又想起陌生人的可怕。他想起路上所遇到的那些人,不是來抓他們,就是向他們要東西,還經常向他們動手打鬥。他想了想,拔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想哭,眼裏流下淚來。他想起媽媽、狄姨,想起好好。他摸了摸胸前好好的玉佩,感覺它那麼踏實地在他麵前,陪著他,還保護著他,終於開心了一些。
走了一回,感到旁邊不時有動物躥過,好像是些野兔獐子鬆鼠黃鼠狼什麼的。“那要是來個虎熊豹羆怎麼辦?”想到這個,他全身一個冷激,不由自主地又轉了身,向那冒煙的地方,快步走起來,越走越快,直至跑了起來。
他跑近那冒煙的地方,躲在樹後,遠遠地觀望,隻見那裏有一座茅草屋,屋後有個煙囪,煙囪冒著煙;屋子前麵,用樹籬笆圍成一個院子,院子裏有一個穿著灰布短衣、滿臉短胡子的壯漢在劈柴。他爬上一棵大樹,躺下,卻不知要做什麼。他看到頭上有一隻小小的鳥窩,裏麵有小鳥的嚶嚶聲,就離它稍遠一些,以免驚動它們。
他躺在那裏,無事可做,看著樹枝間漏下的天光,看著樹葉落在鳥窩裏,不覺背起了在邯鄲時讀過的書: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之子於歸,百兩禦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
之子於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
之子於歸,百兩成之。
他不是很懂這些詩句的意思,但母親說,隻要先把它們背熟了,以後自然會懂。現在,躺在鳥窩下麵,聽著風聲簌簌,他似乎有點懂了。但他想哭,他害怕,他想自己變成樹葉,融在這大樹裏也好,要不,啊,前麵有幾隻鬆鼠,要不變成一隻鬆鼠也好,有那麼多的鬆鼠陪著他。“之子於歸”,說的就是你要歸去,你要歸去,歸到眾人裏去。
就這樣哼著詩,胡思亂想一陣,肚中卻已餓了。爬了幾座山,又沒吃過肉,怎麼能不餓呢。匆匆跑出來,竟然把弓箭忘在村子裏了。要是有獐子、小鹿什麼的打一隻來吃吃該多好!
他就在樹上找了根大小合適的樹枝,運運氣,用勁把它拗下來,折去枝葉,做成一根木棍。他想我一定要打一隻小動物來吃。
手上有了棍子,膽子就壯了些,他跳下樹,既警惕又熱切地找尋著動物。他沿著有大樹的地方走,不敢去空曠的地方,他已準備好,如果碰到一頭大動物,什麼狼啊豹子啊,就立即轉身上樹,要是遇到小動物,就迅速地一棍子砸過去。
他走了一會,沒有這樣的動物,隻有蠍子、蜥蜴一類的東西。他每走一陣都要轉頭看看那茅草屋,生怕離它太遠。也不知道為什麼,雖然不敢去那屋子,但隻要看得到它,他就踏實一些、膽子壯一些。過了好久,他聽到前麵灌木裏有“沙沙”的響聲,像是老虎、獅子這類大動物的腳步聲。他緊張起來,看了看身邊的大樹,握緊木棍。
忽然,麵前響起震雷的“吭哧”聲,接著眼前暗影一閃,一隻圓眼花斑大老虎撲了過來。
子石魂飛魄散,“啊”的一聲,向旁邊飛躥,竟然忘了爬樹。那老虎飛速追了過來,子石連滾帶爬,一路滑下山坡。那老虎卻不會打滾,隻繞來繞去地往下跳。子石見離老虎稍遠了一些,氣息稍定,繼續往前飛跑。那老虎卻突然停了步,不追了。子石感到後麵沒了咆哮聲和氣喘聲,回頭一望,那老虎正停在一塊岩石上,看著他的後麵。他轉頭,竟然到了那茅屋前。
這時那院子裏走出剛才劈柴的壯漢,見到老虎,把手中的鐵斧一揮,老虎看看,不緊不慢地轉身走了。壯漢迎上來,對子石道:“老虎差點吃了你?”子石驚魂未定,連連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