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大林寨村小的時候,張子明先回了一趟家。
看了看旁邊堆著的磚,也倍感親切。
等給父母翻蓋房子的時候,就能用上自己村裏燒的磚了吧?就不用大老遠的去別的地方拉磚了。
沒有多待,爹和二叔還沒拉完材料呢,也沒在家。
大腿一蹁,就蹬著自行車就朝著民安縣的方向出發了。
先是去了徐一民那裏,還了自行車,又將自己現在要做的事情交代了一番。
徐一民倒也樂意幫忙,並表示自己願意真的拿出一部分錢來幫助張子明辦廠子。
張子明當然推脫了,還是等自己成個體戶的時候再幫忙吧。
不過,眼前還得需要徐一民幫個小忙。
現在公社裏獎勵的這張自行車票,今天就要用掉。
一番操作之後,張子明從民安縣百貨公司推著一輛“大金鹿”自行車出來了。
看著這嶄新的自行車,張子明也是激動萬分,雖然隻是一輛普普通通的自行車。
重生回來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
終於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自行車了。
再也不用步行或者借自行車騎了。
......................
從百貨公司到縣紙廠的路並不遠,張子明卻騎的非常慢。
不是新自行車不好騎,也不是水泥路不好走。
而是思考著自己的三叔三嬸一家人。
想著還是不去三叔家裏了,直接在紙廠見麵吧。
前世的時候,因為借錢不成,老爹跟三叔三嬸的關係鬧得不好;
而現在,三叔卻主動回來送了100塊錢幫助蓋房子。
如果隻是兩間土坯房的話,100塊錢真的不少了。
土坯房成本不高,土坯不花錢,門窗也小,木頭用的也少,就是花點管飯的錢。
兩三百塊錢就可以蓋土坯房了。
三叔能拿出100塊錢來,真的很多了。
等到了縣紙廠的時候,張子明跟門衛大叔報了一下名字。
在抽完一支煙之後,三叔張忠禮就出來了。
三叔叫張忠禮,爺爺起名字的時候,是按照“仁義禮智信”來排的。
如果還有四叔、五叔的話,就得叫張忠智和張忠信了。
三叔對於自己侄子還是很親切的,見麵就招呼張子明回家。
縣紙廠的家屬院離紙廠車間並不是很遠。
但是,張子明沒打算去家裏邊,還得趕回去看看材料拉的怎麼樣了呢。
雖然交給了爹和二叔,但是自己也不能當一個甩手掌櫃啊。
這次過來,主要是來感謝三叔的,拿出包裏放著的布料說道:
“三叔,我前一段時間出了趟遠門,特意給您帶了幾塊布料,您拿著吧,您和三嬸,還有子瑩、子磊,一人做一件襯衣穿吧。”
三叔當然開心了,但是看著手裏的“的確良”布料,也感覺有些貴重了,能做4件襯衣呢。
看著這個一出手就是幾十塊錢的侄子,三叔也是推脫了一番。
並不是假意的推脫,隻是單純的感覺貴重了。
知道侄子掙錢了,但是這個禮真的是太重了。
張子明當然得讓三叔收下,這些布就是給自己的這些親戚送福利的。
再講了也給二叔送過布料之後,三叔也就沒在堅持了。
侄子孝敬自己的,有何不可。
等回家之後,給家裏的老娘們看看。
別整天的看不起自己老家的哥哥、侄子、侄女的,他娘家人條件倒是好,可有給送過“的確良”嗎?
就是老粗布也沒有送過啊,相反倒是時不時的老往她娘家裏送。
按說他張忠禮在縣紙廠上班,怎麼說,也比他兩個在農村老家的哥哥條件要好吧。
想著拿出幾件舊的工作勞保服給他的兩個哥哥穿,那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可就是因為家裏不是他做主,這些年還真沒怎麼接濟過老家的兩個哥哥。
而家裏的兩個哥哥,都以他在城裏當工人為榮,還時不時的省下一些時令蔬菜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