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上梁大吉(1 / 2)

時間來到了兩天之後。

這天是張子明新房上梁的日子,這對於新房子來說,可是一個大事件。

上梁有著很完整的儀式,就像城裏蓋大樓時的封頂大吉一樣,不管是主家還是蓋房子的匠人,都一樣重視。

有各方親戚鄰裏的幫忙,上梁儀式的所有物件都已準備齊全。

“上梁大吉”四字,早已用紅對聯寫好,這四個大字請的是村裏的老先生寫的。

老先生的毛筆字算是一絕,過年找上門請寫對聯的,可以排到小河邊。

反正在張子明看來,比很多後世所謂的書法大家,寫的順眼好看多了。

古錢幣用的是真銅錢;新筷子是從供銷社裏新買的;五色新布條是老娘和二嬸一起做的。

“上梁上梁,魯班在場;粗的當柱,直的當梁;木盡其用,都派用場..........”

隨著老匠人的一段傳統說辭,年輕匠人各就各位。

檁木可不是三斤二斤的那麼好上,上下都安排了年輕壯勞力,這次選的都是父母健在、兄弟姐妹俱在的年輕小夥子。

這在當地也是有講究的,那些父母兄弟姐妹如有去世的,是不能幹這個活的。

上麵使勁往上拉,下麵使勁往上送。

在“抬梁”、“拉梁”的過程中,二叔、三叔一起點起了早已備好的鞭炮,這個過程一定鞭炮齊鳴才行。

待梁上之後,就是“穩梁”,顧名思義就是要調整好角度。

最後就是“拋梁”,將早已準備好的各種瓜果小食拋灑供人搶食,這是幾千年來的習俗了。

上梁完畢,就是酒席。

這一頓酒席,跟開工酒、竣工酒一樣,是蓋房子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三頓酒席。

張子明也很舍得,大大方方的擺了幾桌,現在不差這個錢,得讓老爹把麵子撐起來。

前兩天的時候,張子明給三叔報過信。

今天上梁大吉的日子,三叔也從縣裏趕了回來,令人意外的是三嬸也回來了。

印象中,這個三嬸回來的次數可不是很多啊。

三叔三嬸在村裏有一套老房子,是張子明爺爺奶奶當時住的老房子。

老爹、二叔結婚自立之後,三叔因為出去當兵,後來又當工人,所以在村裏沒有宅基地,隻有老人留下的這個老房子。

可能這也是三嬸不常回來的原因之一吧。

其實就算回來了,也是當天返回縣城,晚上決計不會留宿的。

三嬸回來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想看看,這個大侄子是不是真的蓋了四間磚瓦房。

大侄子現在這麼有出息了?

還聽說了,村裏辦兩個廠子,找大侄子借的錢比找信用新借的還多呢。

張子明能看的出來,三嬸的眼神裏依然有傲慢與不屑,但比以前的時候少多了。

老爹、二叔自然是高興萬分,與三叔弟兄三個,以及張忠和,其他幾個老匠人坐在了一桌。

張子明依然坐在了首席桌的下位,倒水倒酒順菜的活,也隻有他。

真的非常感謝大家前來幫忙蓋房子,目前的進度也超乎了自己的想象,這麼快就上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