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件似是而非的罪名,便是阿戈蘭義正詞嚴宣布,妻子媚荻,跟那個宋國人,李雲絕,有奸情!
對於這信息,在場眾人,反應倒不大,因為對於珈蘭文化來說,女王養幾個麵首,不很正常嗎?
沒跟什麼宮廷畫師私通,已經算是有挑有撿,人家賽裏斯人李雲絕,這麼厲害,女王傾心於他,不是很正常嗎?
再說了,你阿戈蘭這會兒義正詞嚴、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誰不知道,你跟那個蕩婦索娜,床單滾得孩子都快生下來了吧?
這事兒,誰說誰呢?
看到這反應,阿戈蘭倒也不意外,畢竟,其實連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他真關心媚荻跟那宋國少年有一腿?
根本不。
偶爾想起來,隻作為更增自己與索娜私會時的情趣而已。
這時候大聲說出來,隻不過為了在大義上,占據製高點吧。
畢竟揭穿這個,有兩個好處呢:
說給國民聽,有利於打擊媚荻剛剛變得如日中天的聲望,畢竟老百姓的道德水準,可比貴族老爺們,高多了;
另一方麵,也是在跟現場的臣子們暗示:
“你看,雖然我跟索娜不清不楚,可媚荻也沒好到哪兒去,咱兩個半斤八兩。”
“甚至,我跟英明神武的金血女王,一個德行,你們不覺得,我很可能,在其他方麵,也跟她一樣英明神武?”
阿戈蘭也真是荒唐,就這事,他也像前些天宴會廳跟李雲絕敬酒一樣,懷了蹭熱點的心思。
至於其他很多罪名,甚至還有虐殺小動物的,就完全是子虛烏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阿戈蘭處心積慮之下,派多年豢養的死士親信,偷襲了毫無防備的媚荻。
威名赫赫的金血女王,就此被抓住。
此後她被押回到珈蘭城,關到大獄中。
形式急轉直下。
重掌大權的阿戈蘭,清算女王勢力不說,還全國通緝李雲絕及其“同夥”——
在通緝令中的,阿戈蘭毫不猶豫、不知羞恥地,稱李雲絕為“女王奸夫”。
聽聞這消息,媚荻在獄中表示,落到今天這一步,她什麼都不後悔,唯一後悔的是,她連累了李雲絕。
國王阿戈蘭,聽到獄中官吏傳報來的女王言語,便猛地一拍桌子,大吼:
“還說不是奸夫?!”
大吼之時,他內心得意,心說:
“媚荻,原來你也不怎麼樣,居然配合了我的汙蔑,哈哈,哈哈哈!”
阿戈蘭,確實不是一無是處,在珈蘭國中,其實女王黨勢力很大,所以他才出其不意,用“擒賊先擒王”,把女王下獄,打開了局麵。
蛇無頭不行,正因為魁首下獄,女王黨的各路勢力,都舉棋不定,不敢輕舉妄動。
即使如此,阿戈蘭還是內心惶恐。
他深知自己,以前過於流連花叢,疏忽朝政,以至於除了尤裏等寥寥幾個酒肉朋友,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政治盟友。
於是,他不惜違背自己世俗王權的立場,在將女王下獄的同時,就已經派心腹使者,去找光明大主教烏思坦安。
不出意外,國王與教廷,合流了。
按理說,阿戈蘭其實更應該去找媚荻的政敵,前護國公爵奧瑞曼的。
但出於同類相斥的原因,阿戈蘭,最終還是選擇了教廷。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最應該是女王死對頭的教宗大人,烏思坦安,在跟國王合流後,卻建言國王,不要對女王餘黨輕舉妄動。
他說,女王手腕厲害,經營了這麼些年,其黨羽在珈蘭國中,不知凡幾。
此番政變後,要是真急著對他們下手,哪怕是剪除了浮在水麵上的那幾個大女王黨,那不知潛伏在水麵之下的,還有多少。
萬一這部分勢力,哪天突然發難,恐怕國王跟教廷,都難以抵擋。
所以,不如勒令各地貴族,出兵攻打東邊的宋國,這樣才是一個轉移國內矛盾的妥善之舉。
如此一來,哪怕是女王黨羽,也一時安心;
同時去宋國攻城略地,搶奪財富,大家都有所得,便一時息了憤恨之心,反而更加支持國王了。
聽得烏思坦安的建言,阿戈蘭覺得每一個字都說到他心裏。
當然他聽得這麼順耳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確實有道理,另一方麵,他內心,始終對女王,懷著深深的恐懼,他真的不想,跟女王的勢力,硬碰硬。
“以後慢慢剪除吧,不急在一時。”他安慰自己。
烏思坦安的建議,確實說到阿戈蘭的心坎裏;
更何況,最後,烏思坦安還代表光明神教,許諾不僅聖光騎士團,參與對宋作戰,還會授權國王,將這次侵宋之戰,稱為征伐異教徒的“聖戰”;
這樣,就更能鼓動軍心民心、占據大義了。
聽到這許諾後,本就讚同、其實耳根子也軟的阿戈蘭國王,就更無異議了。
很快,珈蘭軍東征聖戰,開始了。
僧俗合流,猛攻大宋,一時間大宋西域邊陲,戰火連天,生靈塗炭。
兩國都城,相距何止萬裏之遙?
珈蘭國心髒地帶發生的這一切,大宋朝堂,哪容易這麼快知曉詳情?
珈蘭聖戰一來,朝廷都被打蒙了。
他們一邊緊急布防抵抗,一邊急令各部各衙門,發動一切力量,查明事由,要弄清楚珈蘭國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
不是前段時間,才聽說他們女王、在跟教廷、還有什麼公爵,打內戰嗎?
怎麼這麼快,就對大宋動手了?
接下來的日子裏,各種情報,被加急傳遞,如雪花般傳入大宋中樞。
其中有一條消息,引起了大宋君臣的注意:
“通緝女王奸夫李雲絕?”
“不是,雖然咱們大家都對這些緋聞流言,很感興趣,但這個奸夫的姓名,聽起來怎麼這麼像我們宋人的名字?”
“李雲絕……”
京城頗有一部分官員,甚至包括聖上在內,都覺得這個珈蘭語名字的發音,怎麼這麼耳熟呢?
其實這時候,李雲絕已經帶著星上屋眾人,踏上歸途。
途中聽到珈蘭都城劇變,他跟雲月兮幾人,全都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