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攝政王(1 / 3)

皇帝受傷, 本可休朝靜養,但皇帝被太後和徐子凡接連打擊, 終於又把目光盯在了權勢上, 生怕太後仗著徐子凡的勢力架空他,自然不肯休息。

徐子凡和一眾大臣在朝堂等待皇帝的時候, 他一直冷著臉, 有大臣關切地問了一句, “攝政王今日似乎氣色差了些, 可是身體不適?”

徐子凡冷哼一聲, “身體不適的可不是本王, 皇上受傷, 對政務難免力不從心, 恐怕要多勞煩諸位大臣了。”

“哪裏哪裏,都是臣等該做的。”

徐子凡瞥了眼上麵的龍椅,不輕不重地說:“諸位大臣若有諫言, 隻管勸諫。皇上年少, 我們做臣子的,就是要讓皇上不走歪路才是。”

“攝政王說的是。”大臣們小心應聲,誰也不敢接話。

這種話隻有徐子凡敢說, 這件事也隻有徐子凡敢提。看徐子凡冷著臉的樣子, 顯然是反對皇帝與芙蓉之事的,說不定會強硬地除掉芙蓉。

大臣們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不管偏向哪個派係,他們可沒一個人希望花樓女子入宮啊。否則皇室丟臉, 他們也一樣覺得丟臉。

這個時候他們就覺出攝政王的好來了,十分慶幸有這麼一個人能管住皇上,讓皇上不要太過荒唐。

皇帝鬥誌昂揚地在上朝之後,徐子凡第一個站了出來。眾大臣以為他要說芙蓉的事,都把頭垂得更低了些,等待攝政王和皇帝的爭執。

連皇帝也這樣以為,不由自主地挺直後背,心裏打起反駁的腹稿。誰知徐子凡拿出調動奏折,提議將兩人外派出去,還說得有理有據,仿佛他們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皇帝一愣,那兩人是他的重要心腹,這時候外派豈不是斷他一臂?

不等皇帝反對,徐子凡一派的幾位大臣就出聲附議,且個個都說了適當的理由,讓皇帝想反對都找不到借口。

其他大臣見狀有些摸不著頭腦,隨後想起上朝前徐子凡那番話和擺明的態度,這才悟了。攝政王這是要給皇帝一個教訓,逼著皇帝服軟啊,說不定這外派之事就是攝政王威脅皇帝的手段。

雖然這樣想很奇怪,但原主長久以來給眾大臣的印象就是事事以皇帝和太後為主,每次反對皇帝也是因為皇帝的決策錯誤。所以雖然有部分大臣覺得攝政王權勢太大對皇帝會有威脅,他的存在也削弱了其他重臣的勢力,很想讓他倒台,但潛意識裏還是覺得攝政王做什麼都是為了皇帝,不是因為私心。

這也就導致了徐子凡這麼明目張膽地鏟除異己,眾大臣還以為他隻是繞個彎在教皇帝選正確的路,當即就有幾位大臣出列讚同了徐子凡的提議。

皇帝咬緊牙關,放在膝蓋上的手握成拳頭,不敢直接和徐子凡對上,隻能婉轉地找理由反對。誰知徐子凡三言兩語駁回了他的理由,看他的目光還仿佛他在任性似的,徐子凡身後的幾位大臣也跟著勸他,他最終隻能倍感屈辱地同意。

徐子凡這一下直接打亂了他的布局,偏偏他經曆得少,遇到這種事想不到好辦法解決,在朝堂上完全掌握不了局勢,根本是徐子凡說什麼就是什麼。之後其他大臣再說別的事,他就沒心思聽了,心態完全崩了。大臣們看他心不在焉的樣子,自然對他的印象又差了些,早朝就在這樣的狀態下草草了事。

下朝時,徐子凡還當著眾大臣的麵對皇帝道:“皇上右肩受傷,禦醫叮囑三個月不可書寫,這三個月就由臣代皇上執筆吧。”

皇帝臉僵住了,“這……太勞煩攝政王了,朕隨便找個……”

“批閱奏折如何能隨便找?正巧,臣可以同皇上商議些政務,皇上還是要把心多放在政事上才好。”徐子凡不客氣地打斷皇帝的話,直接走到了他麵前,顯然要同他一起去禦書房。

皇帝麵對強勢的徐子凡無法拒絕,之前上朝時有多鬥誌昂揚,現在就有多頹敗喪氣。

在眾臣眼中,這樣的攝政王略顯狂妄了,在皇帝麵前太過強勢。但徐子凡抓的時機好,尤其他話裏還說到讓皇帝把心放在政事上,眾大臣聽了大多都覺得他是要緊盯皇帝,不許皇帝再和芙蓉廝混。之前六年都是攝政王教導皇帝的,如今去禦書房商議政事批閱奏折也很正常,竟無一人覺得不妥,相反還很希望攝政王能把皇帝的心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