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攏共也就那麼點,不複雜,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聊完了。
於是溫良便一副迫不及待想溜的樣子,好在這邊也沒看留人。
此時才過去不到十分鍾。
隻能說……
溫良不似常人。
若是有其他人碰到這種機會,一般都是能拖到合適的時候就拖到合適的時候再離開,溫總就不一樣了,好似生怕被吃掉一樣。
又沒有洪水猛獸。
丁主任替老平頭將溫良一行禮送到院內,在一聲聲‘留步’中,丁主任麵上帶著不失禮貌的微笑,說道:“幾位慢走。”
“……”
雙方握手言別之後,溫良忽然眉眼微挑了下,望向左邊站著的兩個老頭,暗自嘀咕:“啊這,忘了還有其他人,這怕不是耽誤他們了……”
溫良隻想快點溜,其實沒想大家一起被送出來。
畢竟樓、周二人等閑也不會被老平頭喊來這裏,一般是去見行政老李……
好在溫良同學除了10月8號早上悔得差點把大腿都拍斷,幾乎從不後悔所做過的事情,所以他也隻是嘀咕兩句。
那邊廂,偉總和川總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紛紛看向溫良,偉總笑著說道:“溫總,明天上午能否抽出時間來我單位稍坐片刻?”
“明天……周六。”溫良委婉的說道。
偉總臉上有了點笑容,從善如流的改了時間:“那就下周一上午。”
“謝謝偉總理解。”溫良連道。
再次與兩老頭握手言別,也與老苗頭握手言別,各自上了自己的車,分別離去。
溫良也沒再去老苗家。
汽車離開府右後,沿著長安街一路向東,去往了機場方向。
車上溫良還在想那兩老頭。
財政和人行幾十年來一直互不對付,鬼曉得兩部門的研究員至今為止通過金融時報、財經報等報刊發表過多少文章表達了多少觀點來競爭國庫主導權。
鬼知道這類論戰進行過幾多次。
而且論戰的輸贏有時候會具體落地到法案上……
所以其實上層一直很懂如何利用輿論,隻不過有時候可能會‘刻意’忽略互聯網輿論。
站在溫良現在的角度,他覺得雖然屁股決定腦袋和觀點,但這兩老頭大概率沒有敵對關係,甚至下麵吵來吵去輸贏與否也不影響兩老頭。
說起來,溫良還對偉總有點先入為主的看法。
他覺得這老頭算是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主,退休後公開表達了“5G幾千億投下去沒找到應用場景,對個人來說意義不大,應當主要用於工業,但對工業互聯來說5G技術發展還不夠成熟”這一觀點。
實際上,有個在其位謀其政的老頭,嗯……沒錯,就是老苗苗總。
後世他在19年時期也公開發表過“大部分應用4G足夠了,所以5G真正的應用場景80%應該是在工業互聯網領域”。
不過後世老苗頭沒能阻止後麵5G大幹快上全麵鋪開的現狀,而偉總則是在大幹快上過後才對此表示了某種惋惜。
當年溫良看到這些,隻是覺得網上網民的討論有點過於二極管,力挺5G似乎認為隻有兩種可能性:全麵建設和不建設。
反駁5G稍微理性一點,認為應當全部鋪在工業互聯網領域。
怎麼說呢,其實當年運營商,主要是移動方研究認為,應該率先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以及大城市熱點區域進行前期試點鋪設,認為沒什麼特別應用場景一定需要5G,現階段4G仍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等5G技術更成熟,應用場景落地了再全麵鋪開也不遲。
這研究觀點建立在國內基建狂魔的基礎下,誰能說一句不中肯?
也跟當下3G升4G時期一樣。
不過此時移動被3G坑的實在太慘,所以試點意願非常強烈,絕不輕易全麵鋪開,最早是12年初就開始了非常小範圍的內部試點。
哪怕到現在,應用場景已經先於4G出現,移動方也仍然很審慎,隻是申請了廣東全省的提前試點商用。
這可是在已經確定要發4G牌照之時。
後麵或許是因為4G太成功,或許是別的原因,總之誰都沒能阻止5G大幹快上,仿若一夜間全國鋪開,接著三四年沒找到應用場景。
仍然是4G夠用、催用戶開5G開關的現狀。
最後買單的其實還是老百姓。
至於受益方,反正不會是永恒買單對象的老百姓,也不是運營商,移動方都被曝出不斷降低辦公成本了。
是誰就不說了。
反正這裏麵若是按常態發展到後世那個階段,扯不清的東西太多太多,運營商背鍋的部分也是相當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