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呂雉(2)(1 / 3)

呂後心腸之狠、心思之利,在當時的朝廷中可謂是無人可敵的。自諸功臣紛紛被其剿滅後,不但是當時的朝臣,即使是後人聞之都不由得驚懼不已。呂後之威,竟至於此!

慘不忍睹的“人彘慘案”

漢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劉邦病故,十七歲的太子劉盈正式繼位,稱為惠帝,呂後自然而然地成為皇太後。

這時,呂後便欲大肆鏟除異黨,準備一舉消滅所有殘餘功臣宿將。沒想到消息泄露,心腹審食其來向呂後報告說,有人提示,周勃、陳平、灌嬰等擁重兵在外,數量為數十萬之多。若呂後在朝廷內如此作為,他們必然同時謀反,而朝中大臣也必會倒戈支持他們,那時呂後一方便會陷入困境了。呂後聞之,知其有理,便隻好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

於是,呂後便把注意力轉移到了戚夫人身上。因為劉邦已死,戚夫人已沒有了劉邦這個靠山,戚夫人跟其子趙王劉如意馬上成了呂後的眼中釘、肉中刺。她立即采取行動,將戚夫人囚於永巷,剪去她的頭發,以腳鐐手銬加身,身穿罪犯的衣服,日日舂米做苦力。於是,未央宮的永巷裏,日日傳出悲歌,令人心碎,讓人心痛。

心腸狠毒的呂後對付諸位名臣宿將都毫不手軟,對付戚夫人這樣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更是小菜一碟。隻能歎息,戚夫人遇到呂後,是走了黴運而已!

此時的戚夫人不但傷感自己的命運轉折,同時更為遠在千裏之外的趙王如意擔心。因為她受罰後,接下來恐怕就要輪到她的兒子了。好在高祖在世時,曾料到自己百年之後他們母子必有危險,便派了朝中一個地位較高且最有正義感的相國周昌跟在趙王如意身邊保護他。這個周昌在高祖在世時曾敢於在高祖麵前直言進諫,高祖對敢於頂撞自己或令自己不安者皆要想辦法除去,偏偏這個周昌卻有著一股讓劉邦說不清的懼意,每次聽到他的話,便自然而然地予以考慮,不敢怠慢。同時,他也清楚,這周昌並非普通人物,有他在劉如意身邊,當可保得無憂。

當呂後聽到戚夫人滿含悲戚與怨恨的歌聲時,不由得勃然大怒,立即決定對趙王如意下手,準備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欲動趙王,必得先調開周昌。呂後幾次召見周昌,周昌知其必有緣故,便未肯相見。呂後當然不肯善罷甘休,在不斷地運籌與施壓下,周昌畢竟隻是一個臣子,終於還是被呂後成功地調開了。這樣一來,趙王如意便成了甕中鱉、網中魚。呂後隨即派人召趙王,他年齡尚小,周昌又離己而去,雖明知有危險,卻隻得前往長安。

當心地善良的惠帝劉盈得知此事後,他知母親欲害如意,便決心力保弟弟的性命,先母親一步趕到長安城外,迎接弟弟的到來。雖然如意差一點兒奪去了他的帝位,但他並不把這些放在心上,而是更加顧念兄弟之情。他直接把弟弟如意安排在了自己的宮中,日夜看護,無論是寢食,還是出行,二人都在一起。這一點呂後萬萬沒有料到。有自己的兒子保護著自己的敵人,她一時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可是百密尚有一疏,況且劉盈年齡不足二十,畢竟心智有限。雖然是小小的疏漏,卻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大禍!

有一天清晨,惠帝劉盈欲去打獵,可是連日來的早出晚歸,令年幼的弟弟早已疲憊不堪。劉盈不忍叫醒弟弟,欲讓其多睡一會兒,便獨自出宮狩獵。

不想他如此的關愛,卻為弟弟惹來了大禍!正是趁惠帝不在如意身邊這難得一遇的機會,呂後趁虛而入,派人強迫如意喝下了毒酒,將趙王如意鴆殺!可憐如意此時才年僅十二,自己尚無任何作為,便被呂後加害!當惠帝滿載獵物歸來欲與弟弟分享之時,卻得到了如意已被鴆殺的消息。他大驚之餘,悲痛萬分,不由得撫屍痛哭,但也無濟於事。他隻好把弟弟按王禮安葬,這也是他能為弟弟做的最後的事了。

惠帝想跟母親鬥,還太嫩了些。呂後想殺之人,誰能阻止?

趙王如意一除,呂後更是得意。她不甘心讓戚夫人輕易地死去,便想出了一條毒計。

她的計劃可謂是慘絕人寰!她先派人砍掉戚夫人的四肢,挖去她的雙眼,用藥熏聾她的雙耳,再喂以啞藥令其口不能言,然後將其扔到豬圈裏,稱之為“人彘”。呂後為了展示自己的“得意成果”,便約兒子惠帝前去觀看。當惠帝看到昔日美麗端莊的戚夫人如今成了這樣一個怪物時,不由得大吃一驚,回寢宮後生了一場大病,心中悲痛萬分,他沒料到自己有一個心腸如此惡毒的母親。他見呂後大權在握,自己雖為皇帝,卻並沒有絕對的權力,心灰意冷之下,開始縱情聲色,不再以朝政為念。他雖知自己如此放縱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卻也不顧了。在如此的境況下生活,倒不如速死。他把一切都置之腦後,一天到晚就是飲酒作樂,外麵發生再驚天動地之事,也與自己無關。於是,呂後從此更是大權在握,控製朝廷於股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