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呂雉(2)(2 / 3)

狠毒至此,曆史罕見!呂後之手段,殘忍得令人心驚膽戰!

呂氏集團大肆膨脹

呂後擁有大權後,便開始鏟除異己。她雖然狠毒,卻對自己的一子一女關愛有加,若有任何人對她的兒女產生什麼想法,她都會立施手段加以鏟除。同時,她開始培植呂姓家族在朝中的勢力,似乎要把天下從劉姓改為呂姓。

為了進一步控製朝廷將來的大權,她將女兒魯元公主(即惠帝的姐姐)與其夫張敖所生的女兒立為皇後,就是張皇後。這屬於外甥女嫁舅舅的亂倫之舉,可是呂後根本不管那一套,隻要權力將來不落到別人手裏,便是自己的心願達成了。可惜婚後張皇後一直沒有生育,呂後不由得有些皺眉,不知該如何立太子,好既能繼承大統,又不與自己脫掉關係。劉邦的其他兒子倒有不少,但與自己都沒有血緣關係,當然不可能讓他們有這種機會。她百般無奈,心中便又生一計,將惠帝與另一姬妾所生之子交由張皇後撫養,再殺掉孩子原來的母親,這樣一來她認為大權就不會旁落別家了。該養子便被立為太子,以繼承帝位。

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八月,惠帝無限的放縱終於導致了病魔纏身的後果,並於不久後病逝。此時的呂後已年逾花甲,她哭聲震天,卻並無一滴淚落下,眾臣皆感怪異。

張良當時已逝,其子張辟疆年方十五,卻絕頂聰明。他對丞相陳平說:“太後其子新亡,惠帝諸子皆年幼,她肯定擔心不能統領諸臣,於是產生很大的疑懼,這樣下去,諸臣之命皆危。”

陳平心中惴惴,卻苦無良策。張辟疆卻胸有成竹,建議陳平幫呂後扶植呂家勢力,讓太後的親人呂產、呂台及呂祿為將,其他呂家人也皆正式入宮為官,官職都不能太小,如此一來,諸臣可解殺身之禍。

陳平聞之,雖感不妥,但也無奈,便隻好暫時極力操辦此事。果然,呂後得知這一結果,心中大悅,不禁長出了一口氣,因為她終於可以讓呂氏一族人盡在朝廷重位了。兵權一落己手,喪子之痛才真正流露出來,她這才為其子劉盈的故去而哭出了眼淚。

惠帝死後,呂後便讓張皇後的養子繼承了皇位,稱做少帝。但由於其年幼,加上呂後勢力龐大,他的帝位基本形同虛設,呂後才是真正的權力主宰者。

呂後不斷加大對呂姓族人的官爵加封,各處關鍵職位都由呂姓人來擔當。這樣一來,就不怕將來天下不屬於呂家了。在這個過程中,右丞相王陵曾提出,高祖在世之日曾與大臣為盟,誓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如此便引起呂後不快,而左丞相陳平跟太尉周勃皆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便稱:“何人為天下之主便何人說的算。當年高祖乃天下之主,當然可以如此說法,如今呂後主宰天下,何不能以自己意見為主?”呂後由此便看出了誰支持自己,誰又反對自己。

王陵後來對陳平與周勃大聲指責,二人卻笑他不識大局,並稱真正能保住劉家天下的,不是那種能當麵斥責呂後的人,而是能夠忍辱負重的義士。不久後,王陵被罷官。由此,朝中再無人敢反對呂後。呂後便封陳平為右丞相,辟陽侯審食其為左丞相,追封父親呂公為宣王,兄呂澤也以王位相贈,侄呂台、呂產、呂祿等皆為王,呂產、呂祿為將軍,分別統率南軍與北軍。

當朝廷已經逐漸地成為呂後的天下時,不得不交待一個人物,即少帝劉恭。這個年幼的小皇帝雖是傀儡,但畢竟他也有思想。當他聽說了自己的身世後,咬牙發誓,待自己長大後必報此仇。可惜他實在是少不更事,如此輕易泄露心中之願,豈能不被呂後的耳目聞聽?於是,呂後當然不會手軟,立即將他囚於永巷,對外稱少帝有病在身,無法見人,甚至不許周圍的侍臣接近他。不久後,少帝即被暗殺。少帝死後,呂後便立惠帝的另一子常山王劉義為帝,自己仍然掌握大權。

呂後是封建史上第一個想把朝廷改姓的女人,而且做得井井有條,非常到位。若她能再活更久的時間,恐怕漢朝的曆史當真就要被改寫了。多虧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她在有限的生命裏未能有更大的動作,也算是曆史的一種幸運吧!

臨終前的夢魘

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年近七旬的呂後得了重病,她深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擔心自己故去後呂氏家族會有危險,便更是加緊了安排,希望能夠讓呂氏家族將整個朝廷控製。但她在培植呂氏勢力並繼續鏟除劉邦舊臣的過程中,反對聲音日益高漲,自己身體又每況愈下,因此連續幾次受挫,心情抑鬱,病情更加嚴重。

長樂宮仿佛籠罩在一片陰暗的氣氛之中,宮中人也惴惴不安,都感覺會有不尋常的事情發生,隻是不知會有什麼事情,以及這事情是不是能牽連到自己。

在宮廷裏縱橫了半生,此時卻躺倒在了病榻上,呂後忽然有一種說不盡的悲涼與孤獨。多年來她的心裏並不踏實,一直有兩個被她害死的人時不時地縈繞在她的腦海之中,而此時已無力再站起來的她,更是時時夢到被自己實施“人彘”的戚夫人和被自己派人鴆殺的趙王劉如意來向她索命。她臨死之前,還不忘封呂產為相國,封呂祿女為皇後,以鞏固呂氏天下。同時,她向呂產、呂祿留下遺言,自己逝後,不讓人們去送葬,而是要重點把精力放在兵權上,以防自己一死,引起朝廷變動,將對呂氏一族不利。呂後將所有的一切安排妥當後,終於合上了雙眼,與世長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