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賈南風(1)(3 / 3)

如果不是楊駿大意與輕視,賈後未必能那麼輕易地獲勝。可惜,能夠給賈後最大威脅的楊駿在無形中給自己鋪了一條滅亡之路。

機會不久就出現了。賈南風的心腹大臣董猛說,朝中大臣對楊駿的一手遮天已經有諸多不滿,如今正是除去他的大好時機。最近殿中中郎孟觀、李肇因為楊駿對他們傲慢無禮,早已心存芥蒂。孟、李二人手中掌握著精銳衛隊,一旦舉事,楊駿雖手握天下兵馬,卻也未必能夠及時來救。於是,在經過了一係列的密謀策劃後,賈後便讓惠帝寫下詔書,廢掉楊駿的全部職務,然後又令孟觀與李肇率兵去捉拿楊駿。

當楊駿已身處險境時,手下主簿朱振建議他當機立斷,以暴製暴,用武力與對方硬拚,隻要與外麵的禁衛隊會合,便可進宮搜捕奸黨,奪回大權。不想楊駿在得意時威風八麵,遇事時卻心存膽怯,不敢作為,讓手下大失所望,於是不少人便悄悄逃走了,不再為他賣命。

皇太後楊芷得知此事後,焦急萬分,她命人在一支箭上綁了一封信,上寫“救太傅者有賞”幾個字,然後往城外射去。可是一支箭能飛出多遠?沒過多久便被賈後的人拾回,交給賈後。賈後當即將信公之於眾,稱之為太後的罪證。

宮中司馬繇率兵圍住楊府,不斷點火,同時亂箭齊發,楊駿四處躲藏,最後無處可躲,藏身於馬廄中。司馬繇命人將其捉了出來,亂刀砍死。接下來,賈後派人去誅殺楊家其他的官員以及其親信、朋友,皆誅滅三族,一個晚上,便殺了數千人。

從殺人的數量上看,已經足可見賈後之殘忍,但對於殺人不眨眼的她來說,即使殺再多的人恐怕也算不得什麼,遊戲而已!或許此次事變的成功在更大程度上突出了她的策劃與應變能力,同時也為她鞏固朝權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楊駿既死,太後楊芷便成了下一個目標。賈後讓惠帝下旨,將她軟禁在了永寧宮。朝中大臣皆知現在大權已落入賈南風之手,便有許多人開始向她一方傾斜。有人提議,太後有飛箭係書為證,確定其謀反罪名成立,其身雖貴為太後,但罪仍不應免,必須施以懲處;但也有人反對。經過雙方一陣廷辯,最後賈後一派終占了上風,正式以謀反罪將太後貶為庶人,囚禁在金墉城。以謀反罪控告當朝太後的事件,在整個封建曆史上都屬罕見,而賈後卻做到了!

不久以後,有人又上奏說,既然楊駿所犯為謀反罪,當滅九族,其妻龐氏也不能放過。賈後順理成章地宣判了龐氏死刑。剛剛被廢掉太後身份、貶為庶人的楊芷哭聲震天,力求賈後放母親一條生路,自己可代母一死。此情此景,便是鐵石心腸的人亦會為之動容,可賈後卻仍然笑意不減。殺人對她來說或許就跟吃飯睡覺一樣簡單,況且同時還能看到楊芷的可憐相,何樂而不為?待楊芷眼淚哭得差不多幹了時,賈後一聲令下,龐氏便身首異處。

還有最後一個沒殺了,這個人正是楊芷。賈後雖然殺人不眨眼,可是她不能在楊芷被貶為庶人,已經追究了她的謀反罪後還要殺掉她,這於理不合。

但殺人這事難不倒她,她命人不要再給楊芷送飯。幾天以後,楊芷竟被活活餓死。下葬時賈後還命人把她的臉向下放入棺木,棺中還放了許多符咒。這是賈後按照當時的一種迷信說法所為,擔心楊芷去陰間向武帝告狀,便如此作為,據說能鎖住她的魂魄。

不知楊芷臨死之時,回憶起當年她為還是太子妃的賈後說情、請求武帝不要廢她,而如今卻死在自己救的人的手裏時,心中有何感想。僅從這件事上看,她便可以大發感歎:“上天何其不公也!”可是,有賈後如此狠毒的人在,上天便會如此不公!於是,賈後的眼中釘,即楊家所有人已經全部殺盡。賈後的勢力大增,成為了惠帝背後真正的掌權者。

如瘋子一般喜歡殺人的賈後,如此輕易地成為了權力的最大支配者。長久下去,焉能無事?

排除異己,殺人如麻

楊家人被誅殺以後,惠帝命汝南王司馬亮任太宰,與太保衛瓘共同輔政;楚王司馬瑋為衛將軍,管理宮廷衛戍。如今賈後雖然權力大增,可仍不能隨意指揮,因為衛瓘一向比較正直,與她的思路時常不合。賈後知道,此人不除,終為心腹大患。

而正在此時,司馬瑋由於與衛瓘、司馬亮出現了隔閡,便逐漸地向賈後靠攏,欲求賈後助己除去二人。賈後當然高興,便與司馬瑋進行了密謀,欲一舉殲滅衛瓘與司馬亮二人。她首先封司馬瑋為少傅,然後決定正式策劃新的政變,以完成徹底排除異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