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慈禧(1)(1 / 3)

賣國求榮的千古罪後

她心機深沉,善於鑽營,為了個人的權欲,不惜動用一切手段;她生活奢靡,大肆鋪張,耗盡老百姓的民脂民膏隻顧自己享樂;當清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時,她為了討好列強,不斷以出賣國家的尊嚴與利益換得“太平”,從而拉開了近代中國屈辱史的序幕。她就是清朝的慈禧太後。

她的罪惡不僅僅是專權、殺人,因為她出賣的是整個國家。

她就是慈禧——在我國近代史上曾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盡苦難的人物。一個女人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呢?因為在她掌權的時代,正是中國在世界上的多事之秋。為了保身,又為了追求那永無止境的貪欲,於是,便開始了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段災難性的曆史。

鹹豐年間,清王朝在西方列強的炮火下,開始了一段苦難的曆程。在炮火中,慈禧卻“傲然不懼”,以錢擋災,可謂是“手段高超”,親手將本已搖搖欲墜的江山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於是,近代中國的屈辱曆史便由此拉開了序幕。

野心初露

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禧出生在北京的一個官僚家庭。她的父親叫惠征,滿族人,在清廷做一個小文官。她小時候的名字叫蘭兒,幼年時過著比較幸福的生活,而且不斷隨著父親接觸官場中的人,親眼目睹了官場中腐敗的一麵,但在那時她卻並沒有很強的辨事能力。由於接觸了許多官場的逢迎拍馬、爾虞我詐之術加上她天姿聰慧,她的思想、謀略以及遠見都在這個時候有了一定的培養。後來,惠征因卷入一場冤案得病而死,蘭兒被迫幹雜活來維持生計。

鹹豐元年(1851年),當時的清王朝已是內憂外患,然而鹹豐卻並不把精力放在處理國家大事上,而是注重享樂。就在這一年,他又去民間選“秀女”,蘭兒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走進了清廷,開始了一段不尋常的經曆。

蘭兒入宮後,因其長相秀美,被選為“宮女”,並且被封為蘭貴人,住在圓明園。可是宮中佳麗甚多,她一直等了幾年也未能有機會得到鹹豐皇帝的寵愛。她心中苦悶,卻也不得不耐心等待。

一天中午,鹹豐與眾嬪妃在後花園遊覽時,忽然聽到有一女子用甜美的聲音在唱著動聽的歌曲,聲音十分悅耳,竟讓鹹豐聽得癡了。過了好一會兒,鹹豐才緩了過來,向身邊侍從打聽這是誰在唱歌。侍從回答是蘭貴人。於是,鹹豐立即召蘭貴人相見。

果然,她當夜便獲得鹹豐的寵幸,之後便成了鹹豐的寵妃。不久,她被封為了“懿妃”,從圓明園遷到了蓬島瑤台。因為她外貌清秀,又口齒伶俐,深得鹹豐喜愛。隨著鹹豐對她迷戀的加深,她也感覺自己的地位在不斷提高,於是便不斷地討好鹹豐身邊得寵的太監,並且還巴結皇太後,爭取為自己的前途鋪好道路。

後來,她終於有了身孕,一年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母以子貴,又因為眾嬪妃隻有她生了兒子,鹹豐便封她為懿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有野心的女人當然不會一直平庸下去。蘭兒正是采用了獨到的策略才吸引了鹹豐的注意,於是才為自己鋪就了一條向上的道路。心思何其縝密!

轉眼間,她在宮中已經住了幾年了。如此近距離地觀看宮中的一切,懿貴妃逐漸地對權力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鹹豐也時常給她一些參與朝政的機會,讓她更是深切地產生了對權力的欲望。於是,她漸漸地把人生的目標定在執掌大清政權上,隻是朝廷暫時還不能給她提供合適的時機,所以她隻好等待。

當時的時局是動蕩的,清廷內憂外患也越來越嚴重。外國勢力不斷對清王朝進行更多災難性的入侵與打擊,而內部也有太平天國運動的存在,這兩方麵都時刻威脅著大清政權。鹹豐帝知道災難已在眼前了,便開始成天食不知味,睡不安枕,麵對著不斷到來的告急奏章,心中亂成一團。懿貴妃不斷地幫他看奏章,也不斷地幫他出著主意,希望能夠先將太平天國鎮壓下去。

在與太平天國交戰期間,禮部侍郎曾國藩在湘地領導湘軍不斷地給予太平天國打擊,懿貴妃感覺此人才能卓著,便向鹹豐推薦此人。於是,曾國藩便這樣被提拔起來了,並且在後來一步步成為官職較高且深得清朝當權者信任的漢族官員。

鹹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進入非常激烈的階段。清政府已經岌岌可危,而英法聯軍卻步步緊逼,不斷地向北京靠近。鹹豐知道大清朝廷已經危在旦夕,便以“木蘭秋狩”為名,帶著皇後鈕祜祿氏(即後來的慈安太後)、懿貴妃以及兒子載淳逃到避暑山莊,暫時避禍。北京則由恭親王奕主持大局。沒過多久,北京便傳來了圓明園被燒的消息,令鹹豐心痛不已,可是又無可奈何。同時,英法聯軍提出了很多賠錢及割地的條件,鹹豐被迫無奈,隻能——答應。同時,俄國在北麵也來占領大清疆土,更是給大清雪上加霜。鹹豐終於承受不了這樣的壓力,不久便因心力交瘁而病倒。

在他生病期間,懿貴妃感覺機會難得,便趁機直接批閱奏章,這樣她便對朝廷裏的情況掌握得更加清楚了,這也為她後來專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