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恒的印象中,沙蟹汁可以用來做豆腐煲,燉雞湯,做白斬雞的蘸料,亦或是用來燜豆角。
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沙蟹汁燜豆角了,可惜現在他手裏並沒有豆角。
又由於其他學徒做的大多是葷菜,所以李恒打算做兩道素菜,畢竟要講究葷素搭配嘛。
豆腐倒是有現成的,至於另一種素菜,李恒在納戒裏尋覓一會兒後也有了答案。
他拿出一堆綠色的藤蔓後,就蹲在地上開始摘菜。
“這好像是紅薯藤,師弟你打算用它們做菜嗎?”
好奇的蘇靈萱一邊幫李恒摘菜,一邊詢問他道。
“嗯,藤上麵的嫩葉可以炒著吃的。”
紅薯葉對李恒來說並不算陌生,因為前世的他就吃過很多次。
他手裏的這些紅薯藤,是上次遇到竹熊的時候,從它的洞穴中挖的。
盡管這玩意大多數時候都是用來喂豬的,但其實也可以作為一種蔬菜被端上餐桌。
如果是給人吃的話,還需要先經過一番處理。
首先是去掉那些比較老的根莖,以及被蟲咬過的葉子。
留下來的嫩葉放入盆中,用鹽水浸泡十分鍾左右。
趁這個空閑的時間,李恒又準備了一些其它調料,半碗大蒜末和一些切好的幹辣椒段。
時間到後撈出紅薯葉,再用清水多衝洗幾遍,要確保將紅薯葉表麵附著的雜質去除幹淨。
瀝幹水分後,放到一旁備用。
起鍋燒油,炒這種綠色蔬菜,最好用豬油。
相較於傳統的菜籽油,豬油具有天然的肉香味,能夠豐富菜品的口感。
而且豬油的包裹性要更強,他能夠更好的附著在蔬菜表麵,鎖住水分讓其保持鮮嫩。
此外,使用豬油炒出來的蔬菜,色澤也會更加鮮亮一些。
等到鍋中的豬油燒熱後,下入蒜末和幹辣椒,煸炒出香味。
然後倒入洗淨的紅薯葉,轉大火爆炒十幾個呼吸,直到紅薯葉被炒軟為止。
下麵就可以進行最後的調味環節了,李恒先是舀出一勺沙蟹汁加入鍋中。
由於沙蟹汁裏麵飽含鹽分,所以就不需要再單獨加鹽,翻炒均勻後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蠔油。
繼續翻炒幾下後出鍋裝盤,這樣一盤沙蟹汁炒紅薯葉就做好了。
有沒有沒吃過這道菜的?(●u0027◡u0027●)
經過高溫烹調的沙蟹汁,散發出來的腥味明顯減少了許多,反倒是它那自帶的鮮味,全被激發了出來。
李恒很想現在就試試,這道炒菜的口感,可是旁邊還有兩道似有似無的視線,一直注意著他的一舉一動。
別看兩小隻都在忙自己的事,隻要李恒這邊一動筷子,她們倆絕對會第一時間趕過來。
現在已是深夜,為節省一點時間,李恒還是決定將炒好的菜品先收起來。
幾十分鍾還是可以等的,收起心思後李恒取出幾塊豆腐,改刀切成稍微厚一點的片。
上一次吃豆腐,已經是許久之前的事情了。
做沙蟹汁豆腐煲需要用到砂鍋,但是在將豆腐片放入砂鍋前,還需要對它們做一些另外的處理。
之前做麻婆豆腐的時候,是將豆腐塊進行焯水處理。
做豆腐煲倒是不用焯水,但可以先用油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