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後說,姐姐和侄兒最近如何?”這事不是小事,就算借勢要錢,繼奶奶那邊也會拿孝道壓他爹他娘,還需要計劃一下。
"她們都好,你姐閑不住,我就托人給她在茶館後廚尋了個活,良兒現在是我娘帶著的,前幾日良兒還叫爹爹了。"說到兒子,孫大郎眼中流露出一絲驕傲和慈愛,滿滿的自豪。
這個時代底層百姓沒有女性不能工作的要求,像廚房後廚,紡織坊,繡坊都有很多女性在裏麵工作。
而一些富戶人家就會對女性要求她們不要在外出拋頭露麵,畢竟不差錢。
但並不會限製外出逛街,這也是為什麼進城後一路上有不少女子的原因。
而孫大郎全名叫孫文,以前是酒樓跑堂的,但是嘴甜臉皮厚,經常跟在老賬房身後獻殷勤,老賬房也確實年紀比較大了,看他人機靈又比較合眼緣,就教他算賬記賬,後來老賬房離開後,孫大郎就順其自然的接過賬房先生的位子。
孫大郎他爹以前是打鐵匠,所以在縣裏生活的也不錯,如今他又成了賬房,月錢也不少,生活的越來越好。
時嚴很替姐姐高興,能遇到如此良人,對這個時代的女性而言是幸運的。
“姐夫,你說姐姐在茶樓?我能去瞧瞧嗎?”時嚴有點好奇。
孫大郎看時嚴這樣說,便答應他:"行,那茶樓離這不遠,正好現在酒樓人少,我帶你去。"
"麻煩姐夫!"
兩人一路上談話間來到隔壁街茶樓。
茶樓門口掛著招牌,一個大紅綢緞布簾子擋住了門麵,隻隱約可見裏麵坐著幾個身影。
時嚴跟隨孫大郎來到簾子邊,掀開簾子進入。
茶館的大堂有些安靜,三三兩兩的客人分散著坐著,最前排坐著三位衣著貴氣的少年郎。
“行不行了?到底能不能來?”其中一位少年等的有些不耐煩,拍著桌子站起來大聲嚷道。
另外兩個人也紛紛附和,表示他們已經忍受等了快一個時辰,怎麼說書先生還沒過來?
他們來這就是聽說有新故事才來的,結果浪費這麼久,還不給個說法?
時嚴看著這些人,皺了皺眉,心想姐姐還好是在後廚工作,不用應付這些難纏客人。
孫大郎看向那三個少年,心裏一個咯噔,這茶樓掌櫃怕是要遭殃啊。
隨後他小聲的跟時嚴講:“瞧見沒,中間那位,穿著錦袍的少爺,就是咱們縣令公子,名喚張世仁。"
時嚴眉毛輕挑,沒想到是位官宦子弟,還是他們當地父母官。
孫大郎又指著最左邊的那位,那位少年年齡不大,但身材魁梧,身上穿的錦袍是絲質,顯然身份尊貴,他說:“這位是盛少焱,盛家的二少爺,聽說他大哥在軍中是位副將軍,一直鎮守邊關。”
“另一位是主簿家小兒子,你歡歡姐夫君的弟弟。”
孫大郎一直生活在縣城,又在最大的酒樓做賬房,所以認識這些人時嚴並不覺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