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華如火如荼的帶著戲班子走村串巷的宣傳著。
李景依舊每日陪著驕陽公主瞎玩。
盛京不遠的護國寺,經堂裏許清明剛上完早課。
“阿彌陀佛。”
今日誦經的是住持師傅,許清明坐在第三排的蒲團上。
“師兄你要去經閣嗎?”悟明看到許清明,笑眯眯的問道。
許清明一抬頭,微微一笑,神態十分平靜:“是的,昨日的華嚴經還沒看完。”
"那我和你一起去經閣。"悟明興奮地說道。
"善哉!那便一起吧。"許清明微微頷首,聲音極為平和,聽起來讓人十分的舒服。
兩人一路往經閣的方向走去,一路上都是悟明說,許清明偶爾回一句,氣氛非常融洽。
經過一個多月寺廟生活的洗禮,許清明徹底悟了。
對於過去已經可以非常平靜的回想,而對於他打過的人,他也在這邊為他們誦讀經書祈福,他的脾氣越來越平和,整個人有一種超脫世俗的氣質,看起來更加的飄渺出塵。
他的心胸似乎也變得更加的豁達開闊,再也沒有生氣易怒的情況出現。
偶爾有香客從兩人身旁經過許清明都會停下腳步,一臉平和的向對方問好。
對於這個年輕的和尚的表現,香客們都投以讚賞的目光,實在是這位給人的感覺太舒適,好像曾經那位活到一百多歲的老住持一樣。
倆人到達經閣時,經閣的院子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經卷。
今日天氣好,很多經文都拿到院子裏晾曬。
"師兄,我也來幫忙。”許清明說完就蹲在地上開始認真整理地上的一摞經書,一本一本的打開鋪平。
悟明見狀,也跟著湊熱鬧。
藏經閣不遠處的佛塔上,淨空住持手中轉動著佛珠,眼睛看向忙碌的許清明,心中一時感慨萬千。
最多四年,等他及冠之日,是去是留,一切都會揭曉。
他與佛有緣,偏偏塵緣未盡。
“阿彌陀佛。”淨空住持閉上有些亂了的雙眸,輕念一聲,撫平波動的情緒。
"師兄,你看我把這些經卷都弄好了。"悟明拍著雙掌站了起來,高興地說道。
"善。"許清明麵帶平和的微笑,微微點頭。
“師兄下個月就是祈福月了,聽說今年八月八的祈福節要在宮中舉行,我還沒去過皇宮呢,聽以前去過的師兄說,皇宮好大好大,特別漂亮。”悟明滿是憧憬的暢想節日的到來。
以前他年齡小,出寺從來不會帶上他,今年他肯定會參加的。
祈福月在褚夏大陸已經有幾千年的曆史,具體追溯到哪個朝代已經不得而知,整個八月都是祈福月,其主要意義就是為了祈福八九月份的耕收,由陛下帶領群臣一同祈福。
八月份除了祈福節,還有八月十五的中秋節。
中秋節這天會吃金花,並且當日沒有宵禁,晚上會有很多節目,對詩,猜謎,投壺,拜月,皇宮內也會有宴會,同時還會在宮門外表演打鐵花,與民同樂,非常熱鬧。
而河西河東兩地的百姓還會觀潮汐,介時還會有弄潮人在潮水中表演。
總之除了過年,八月份是百姓們最期待的月份。
許清明到這裏後就沒離開過護國寺,不知道這裏的皇宮與故宮相比哪個更勝一籌啊。
許清明看著院子裏的經卷發呆。
"師兄,你怎麼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悟明擔憂的問道。
可別是師兄沒好利索,還有什麼後遺症。
"沒什麼,隻是突然想到一些事情。"許清明平靜的搖了搖頭說道。
悟明沒有繼續追究,畢竟師兄如今一向話不多,他又不是第一次知道,也不介意多一次,隻要不是身體不舒服就好。
"師兄我們去經閣裏麵抄經文吧。"時間還早,悟明無事可做,想拉著許清明抄寫經文,他見過師兄的字,還不如他的呢,為了照顧師兄的自尊心,年齡小,情商不低的小和尚悟明這才想到如此迂回的辦法。
"善。"許清明站起來跟在悟明身後。
寺廟中的生活或許很枯燥乏味,日複一日的誦經,學經,抄經,但許清明卻過的十分充實。
因為他的心境越來越淡定了,他甚至能夠做到平和的對待任何事情。
。您提供大神紅茶小排的全寢一起穿越後我成了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