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娘娘不歡迎鄙?(2 / 3)

街上行人往來,叫賣聲起伏,卻仍呈現出幾分春意闌珊來。

嶽暻騎在馬上,慎懷、蒼青隨行在側,前後均有圖璧士兵鎧仗扈駕。

嶽暻被挾在其中,帶的人又少,在外人看來便有種身為人質,受人監視的觀感。

可他偏偏神色自若,舉手投足都透著恣意風流。

所有人都認為他這一趟是無的放矢,隻有他自己不以為然。

“嶽國國君都前來朝見,可見隻要有咱們君上這樣憂國恤民、圭璋卓絕的好君主,無遠不屆,必將天下歸心......”

“是啊,皇甫丹那叛賊已伏誅,又有皇後娘娘這般的賢內助常伴君上左右,君聖相賢,君婦和德,朝政清明,又有什麼可擔憂的?”

“皇後娘娘兼愛無私、憐憫孤弱,咱們這兒雖與京都相去千裏,我信,隻要有娘娘在,廣濟天下的好事兒就不會落下咱們......”

“我叔叔說,皇後娘娘在金陵時便常陪他們在田壟裏,一待便是一日,不怕髒,也不怕苦,一心想著幫他們解決河水漫灌,農田毀壞的問題......”

“據說有一日,下過雨,田壟裏積了水,皇後娘娘還偷偷地下去田裏頭摸魚......”

“皇後娘娘為民請命,心係黎庶,為人又一派赤子天真,依我看,君婦來自民間,是你我之幸,萬千百姓之幸。”

街上行人交頭接耳,低聲議論,也不乏對圖璧帝後的甘言美語。

嶽暻唇邊有冰涼笑意一閃而過。

“嶽君,府衙到了。”有人出聲提醒。

嶽暻隨意扔下韁繩,抬頭望了一眼略顯寒酸的府衙門房,淡淡“嗯”了一聲。

“嶽君來得早了,君上與相爺恰有事出外未歸,我等先迎嶽君到正廳小坐,正廳已備下酒饌,先為嶽君接風洗塵,還望嶽君莫要見罪。”負責接迎嶽暻的士兵得了雲樂舒叮囑,禮節周全,不敢有絲毫怠慢。

嶽暻此前一路都好脾氣地任人安排,此時聽到這番話,立時冷了臉。

真當他上趕著來表臣心如水?

“君上相爺不在,難道貴國皇後便無法代為款待?使遠道而來的客人冷席以待,是什麼道理?”語氣中的不滿絲毫不掩,冷若冰刃的目光令人心顫。

不等人應答,他又將語氣放緩,“先引孤去前廳,再著人去請你們皇後娘娘,想皇後娘娘深明大義,素有國母典範,總不至作出將客人晾在一邊的失禮之舉來。”

士兵感受到壓頂的威懾,連忙點頭應是。

慎懷經過內門時被戍守士兵繳了身上的配劍,蒼青捧著一口烏木螺鈿的匣子,一瘸一拐與慎懷並肩跟在嶽暻身後入了正廳。

門外兩排守衛,執銳肅立。

嶽暻視若無睹,兀自坐了下來。

桌麵上珍饈佳肴,美酒珍釀,水陸俱陳,他看也不看,幽深目光卻落在門外。

他在心中默數。

數到四十二時,一陣輕緩的腳步聲傳來。

嶽暻劍眉微微上挑,唇邊再度有了一抹得逞的笑意。

“嶽君路上辛苦,我命人備了酒食,怎麼不動筷?”嶽暻坐在門內靜候來人的姿態,雲樂舒遠遠一見,便開始覺得心慌。

大佛寺遇襲那日,嶽暻離去時那副充滿恨意的神情,她一想起來就心頭發涼。

她看了眼門口兩列精兵,再想自己有阿兆與晏子繆陪在身邊,嶽暻如今又是在她的地盤,不可能翻出浪來,心裏的忐忑才安定了許多。

“鄙,見過皇後娘娘。”嶽暻慢悠悠起身,端得儒雅從容,方才對士兵的威懾脅迫與居高臨下的嘴臉在一瞬收得徹底。

雲樂舒與他淺淺一笑,在他麵前坐下,“嶽君無須多禮,君上應該很快便回了,您先用飯吧。”

“有皇後娘娘代陪,鄙自是卻之不恭,圖璧待客禮遇,不愧乃禮儀之邦......”嶽君親自提了酒樽,將雲樂舒麵前的酒杯倒滿,“接風洗塵,免不了以酒相酬,鄙以薄酒一杯,恭謝娘娘款待,鄙也算不虛此行。”

雲樂舒硬著頭皮舉杯,“嶽君客氣了,這是應該的。”

她本未準備前來作陪,聽人來報嶽暻提早抵達了槐裏,又因無主人招待而動怒,怕激怒他,反為圖璧招惹禍患,連衣服都來不及換便匆匆來了。

還好今日梳了個雲髻,又被阿兆臨時簪了兩支步搖,還算有個國母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