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章、拉攏(2 / 2)

相對於水泥,瀝青的獲取難度更加的簡單,中國大規模的開發巴庫油田,運回來的石油之中,裂解之後殘餘物,大部分都是瀝青,這些沒有辦法成為成品油的東西,一部分被作為城市的道路的修建材料,城市之外的還是水泥,相對於瀝青來說,水泥比較耐用,再加上西北製作水泥的時間很長,特別是在一體機的幫助下,研究出了很多高標號水泥,不但凝結的快,堅固程度和使用的時間也遠遠的超出。

可惜這些,遠水解不了近渴,哪怕是在大量人力的幫助之下,這兩條路最多能夠跟的上俄軍的腳步,而不是提前的幫助他們前行,基本上,大部分的俄軍都輕裝出行,重武器基本上都跟隨著道路,緩緩的前行。

斯大林沒有去管這個,進入到哈薩克斯坦的第一天,隻行進了37公裏,然後就在一片水源地的旁邊安營紮寨了,整個哈薩克斯坦100萬平方公裏以上,基本上東南西北都是在1000多公裏以上,從新疆到哈薩克斯坦的腹地,最少需要30天左右的,這還是一切順利的前提下,現在還早,甚至連哈薩克斯坦的聚居區都沒有遇到,他們也根本就沒有發現,有這麼龐大的一隻軍隊,進入到了哈薩克斯坦的腹地。

6個師的師長,還有一些高級軍官,黨內的高層,全部都集中在斯大林的大帳篷之中,這是一個巨大的,足足有40平方米以上的帳篷,旁邊還有兩個小一點的,一個作為警衛排的帳篷,另外一個則是中國派駐的聯絡小組,由12名軍官組成,包括了一個負責的上校和專門的情報官,他們負責用電台跟中國方麵進行聯係。

這是一個獨特單位,全部由中國人負責,布爾什維克對於中國軍官一直都很客氣,包括斯大林在內都很明白,如果布爾什維克想要取得政權的話,沒有中國方麵的支持,這幾乎不可能,從中國哪裏漲了見識,現代戰爭,不再是憑著著個人之勇,需要大量的準備,工業,後勤,鋼鐵,布爾什維克一個都沒有,即便有錢能夠買到武器,接下來呢,布爾什維克建立的國度難道一直都要依靠這個,到時候如果是中國人打過來,就隻能夠投降麼,沒有生產武器的能力,隻是憑借著庫存,總有消耗完畢的那一天。

在帳篷一麵牆上,一個醒目的地圖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這是一個精確度在10米的地圖,也是斯大林看到過最清晰地圖,不但包括了每一個山脈河流的走向,哪怕是隻有10戶人家的小村子,都在地圖上麵盡顯,唯一需要斯大林去做的,就是進入到那些重點的地區,幹掉武裝力量,之前的路徑不熟,河流攔路,甚至是找不到城市的問題,都不存在。

中國的情報偵察上麵,依托是偵察機,雖然有地麵的特種部隊的補充偵察,可是中亞的哈薩克斯坦,並不是中國的重點,他們能夠告訴斯大林,精確的地圖和城市村落的位置,剩下就依靠斯大林了,好在斯大林的部隊之中,人才濟濟,甚至其中還有5000名左右,就是從哈薩克斯坦來的士兵。

布爾什維克軍隊的主要力量,是以原來俄羅斯遠東軍區的士兵之中轉化而來的,遠東在俄羅斯序列之中,就是一個不毛之地,在這個地方,位於歐洲方麵的人不願意來,大部分都是中亞和靠近烏拉爾山的歐洲部分,哈薩克斯坦籍的士兵多也是正常,早在中國沒有提供情報支持的時候,斯大林就在準備,集中了大部分的哈薩克斯坦籍的士兵和民眾,準備弄一個地圖出來,勉強弄出來了一個大體的,有了中國方麵支援的地圖,他們的地圖可以扔掉了,可是這部分人依然有用。

這些人被俘2年多了,可是中亞這邊緩慢的變革過程,各方麵態勢不會有很明顯的變化,按照這些哈薩克斯坦籍的士兵的回憶,整個哈薩克斯坦最大的勢力應該是俄羅斯,由於西伯利亞鐵路的斷絕,加上西伯利亞被占據,這部分俄羅斯力量,恐怕隻能夠依靠中亞方麵的補給,即便不被撤出,他們的力量也會減少很多,之前俄羅斯駐軍大部分分布在奧倫堡,現在沒有意外的話,還在那裏,那裏是必須要第一目標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