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都有好前程(2 / 3)

我佛慈悲,亦有金剛怒目。

這些露出原形的天外邪魔,莫不悉數被佛門大德一一降服。

俞幼泉沒有入城,隻是靜靜看著這一切。

隻見昭林寺的高僧快速掌握了局麵,聖佛正遍知的過去經比想象中的還要正大恢弘。

隻短短時間,就揪出了大量的被吞神奪舍的天外邪魔。

一時,蒼林府的百姓觸目驚心。

他們一邊落淚,一邊口誦“我佛慈悲”,渡他們脫離苦海,免除了被天外邪魔戕害的惡果。

一邊又難免異常悲痛,因為這些被天外邪魔吞神奪舍而被高僧降服的很多都是他們親人的肉身。

一時,大量的天外邪魔被斬滅,大量的功德氣運開始彙聚。

所有參與超度的高僧,各個都變得愈發的寶相莊嚴、大慈大悲。

大概三天後,整個蒼林府重新歸於平靜。

為首的佛陀向世人宣講了地府、輪回和極樂淨土的存在,皈依我佛,尊奉三寶者得善果,入極樂淨土。

俞幼泉靜靜看著這一切,心頭也不由佩服。

還真不愧是聖佛正遍知的手段,竟然隻借助佛經就能錨定過去,揪出那些被吞神奪舍的天外邪魔。

這一點就算是他都完全無法做到!

俞幼泉也看出,這些經文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威力,核心還是因為誦經後直指聖佛正遍知,能引動正遍知的部分偉力。

俞幼泉再次忍不住感慨聖佛的手段,和他借助今法星空的力量不是一個次元的力量。

他在同一時間,最多庇護一座城,而聖佛正遍知自己就像是道是法是秩序,凡誦念過去經就能錨定他的力量。

金雞城。

因坐落在一座類似於一隻大公雞的高山腳下而得名,在金雞城山頂最高處則雄踞著一座名為“雞鳴寺”的寶刹。

俞幼泉抵達金雞城的時候,首先看到的依舊是一片亂糟糟的城池。

和蒼林府的故事類似,因聖佛正遍知傳法天下,雞鳴寺也同樣得以完成“安內”的事宜,開始具備了“攘外”的能力。

雞鳴寺大德高僧得以出山平定天下,和蒼林府昭林寺的故事並沒有太多出入。

若要論不同,也有相當多的不同。

那就是金雞城這裏受到的天外汙染要更重,外加上毗鄰金雞山的緣故源自山脈深處的凶獸更多,整個金雞城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壞。

甚至被霍霍的支離破碎,整個城市到處都是一片斷壁殘垣,寥寥幸存者,幾乎都深挖各種地道,這才艱難苟了下來。

而更多的百姓,還是分散到場外各處地堡,一個又一個零星的據點,這才艱難苦熬了下來。

他們終究是幸運的,終於等到了雞鳴寺出山掃平一切。

俞幼泉看到了雞鳴寺的高僧神威不可擋,強勢鎮殺翻山之凶獸之王。

那一戰,凶獸血氣滔天,神威如獄,強勢無匹,自信可以輕易鎮壓一切菜人。

統治金雞城這段時間,它已經見慣了這種兩腳羊的虛張聲勢和衰弱。

這是一種打不過就隻會打洞鑽洞的弱小種族!

但很快,這尊已然有無敵氣勢的凶獸之王,就直接強勢被佛門的怒目金剛手段打蒙了,甚至有些懷疑人生。

這麼強?

大概半個時辰不到,這頭凶獸之王連同所有的凶獸都悉數被鎮壓被打爆,化為最純粹的天地元氣散落大地。

而這些出手的怒目金剛,更是因此而收獲大量的氣運功德。

和蒼林府不同的是,因金雞城附近大多都是塢堡的形式自保,卻是出現了大量的時勢造就的英豪。

俞幼泉甚至還看到大量的英豪受到了雞鳴寺高僧的讚賞,破例收入門牆,授予弟子、護法、長老等不同的職位。

皆大歡喜!

從金雞城離開後,俞幼泉又陸續經過一個又一個州府、縣城。

各地發生的故事,竟出奇的一致。

不得不承認,聖佛正遍知還真是經天緯地之才,他始一悟出過去現在未來三經奧義並傳法天下,迅速就平定了北魏這邊長達數年的騷亂。

地府、輪回、轉世、極樂淨土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

如果說過去講經首座時代,推動古法天地回歸建立人間佛國舉教成仙是佛門這邊的一致的宏願,那麼現在佛門這邊的大宏願卻是更進一步——重定輪回。

讓逝者得到往生,讓罪孽得到審判,讓善信者修成正果入極樂淨土.

一切都開始往好的方向發展!

每個人都有光明的未來!

俞幼泉感覺他或許可以離開北魏,重新回南晉去修煉了,最好能走到五境無敵路的巔峰。

世人都有光明的未來,他又如何能沒有?

俞幼泉的腳步越來越慢,但北魏的山河天地好似都在他的腳下。

一步跨出,翻山、越嶺,跨江、渡河。

抬頭有日月,低頭有佛光。

入眼有人間,心底有悲歡。

俞幼泉每走一步,北魏天地之間的天地元氣就開始悉數彙入他的身軀。

他就像是一個行走的巨鯨,無論走到哪裏,都能看到各種不同的天地元氣悉數向他身體中彙入。

源自大地的後土之氣,源自森林的草木之氣,源自江河湖泊的源水之氣,甚至是自九天而降的無盡星輝都悉數被他吞納進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