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再鬧情緒 7(2 / 2)

眼下,她被老媽抱著,並用她穿的厚厚的衣服溫暖她,並要求脫下外套給華語穿,華語怎麼可以接受呢,但這樣的擁抱華語接受了,心裏百般滋味。原來媽媽和女兒可以互相取暖,互相做對方的棉襖。

兒子顧小洋會這樣擁抱自己嗎?初中,顧小洋是在北京上的,有一次學校搞了一次公益活動,其實是為了促進孩子和家長們的親近感,那一天,聽了主辦方的講話,聽了他們講的故事,有很多孩子哭了,家長老師們也都哭了,華語更是淚流滿麵,無法抵製。顧小洋是男生,他隱忍著,躲開了,心裏是在哭的,臉上表情扭曲了,他強忍著,不讓眼淚下來。華語知道兒子一定是在忍著,她在落淚的同時,眼睛隨著顧小洋走到這裏又走到那裏。華語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自己的兒子。她知道,顧小洋是一個多愁善感,善良的孩子,那天的場景過去多年,卻一直曆曆在目。華語看到當時也有男生哭的,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其實未到傷心處吧。哭是一種宣泄,是一種排毒的方式。顧小洋的同班同學,那個胖乎乎的男生,哭的一塌糊塗。男人哭,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顧小洋卻過早的成熟,不輕易在外人麵前落淚。

這場哭,顧小洋沒有在學校表達,不出三天,在家裏,顧小洋大哭一場。當時的華語心裏痛極了,輕撫著顧小洋的後背,心說,兒子,你哭吧。媽媽在你身邊,隻要你需要,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

男人,女人,男孩,女孩,受盡委屈,哭一場就好了,男人,該哭就哭吧,在最親的人麵前哭不丟人,你們在外麵依然是一個強大的男子漢。都說男人三十多歲才成熟,顧小洋初中的時候,那次隱忍以後的大哭,他才13歲,他真的還是個孩子。

華語知道,她失敗的婚姻,給顧小洋帶來很大的傷害,可是自己也是受害者,自己的這場被離婚,讓她受盡了委屈,當初她就算是為了孩子,也不想離婚,想想她付出的代價更大。但是和一個孩子比較,她覺得她都沒有關係,哪一個孩子不希望父母都在身邊呢。華語一直覺得對不起顧小洋,盡管她是被動離婚,可她還是沒有給顧小洋一個完整的家。她和姚遠有相似之處,就算離婚了,她也不想把自己和兒子的戶口從顧家遷走,這樣,戶口出現在學校,出現在任何人的眼裏,他顧小洋都還是有著一個完整的家,她悉心維護著顧小洋小小的麵子。可顧事是要結婚的,她和兒子的戶口就在顧事要結婚登記的時候被遷出來。如果隻有自己,她相信早就從顧家的戶口上遷走了,為了孩子,她隱忍著。為了孩子受盡的委屈,又算什麼呢。現在一切安好,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