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漪漪,姑媽來了,你快出來!”
一座還是九十年代初起建的農村簡陋磚房中,一個中年婦女在一間木質未上漆的房門上敲了敲。
素淨簡陋的屋子裏,一張木床,一個舊衣櫃,一張簡陋桌子和木椅,窗邊還有一個自製的木書架,堆著一些顯然是翻遍的學習書籍。
床單被褥洗得發白,上頭躺著一個穿著樸素的少女。
因為叫喚聲和敲門聲,趙清漪睜開眼睛,如她的名字一樣,她有一雙波光瀲灩的眼眸。
頭都還有些痛,接受著原主的記憶,對了,此趙清漪非彼趙清漪了。
她是一名係統任務的經理人,她也不知道她為什麼會被選中。她既不是有殺父謀財血海深仇的世家女,也不是幻想有白馬王子無理取鬧強愛上她強寵她的小白女,係統怎麼會找上她。
她大學畢業後在省城打拚省吃儉用七年存下錢來,終於交了房子首付了,同學姐妹聽說無羨慕她。她是高中同學中最爭氣的人了,她小小得意一把,當然成功的背後也少不了淚水。
可惜倒黴時喝水也塞牙,在裝修時一個工人站踩著了有問題的電線,觸電了,送去醫院搶救,但成了植物人。
之前幾個星期白天上班,晚上趕裝修,疲憊又受刺激,後又被觸電工人的家屬鬧得頭大,她就暈了過去。
然後才遇上這個“係統”,主要任務就是完成委托者的執念心願。按照趙清漪的理解,消除怨氣,引導執念者的歸途,許還要賺些氣數。
反正係統說了,她好好完成係統任務,她就能回歸自己。她是家中獨女,父母雖然催婚,卻也是從小疼她,隻要在他們能力之內的,該有的從不少她。她要是就這樣報銷了,兩老怎麼辦?
完成所有任務後,係統會給她一個心願。
她的心願當然是想那個工人醒來,不然要賠得她傾家蕩產了。一個沒有背景的女子在大城市拚出來多不容易,哪裏能一朝回到解放前呀。
這頭一回的任務委托者當然就是這個世界的同名同姓者,趙清漪。當然在她執行任務前原主也許不叫這個名字,隻怕為了統一性,她的角色都用這個本名。
原主最後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眾叛親離,被唾罵“有才無德”的女人,鄉下三姑六婆又戲稱為“在外頭浪的忘恩負義的爛鞋子”,現代潘金蓮。
誠然,趙清漪自己在社會上厭惡渣男賤女,反對濫交。
此時接受原主記憶,細細一想,原主有錯,錯在她的年輕和軟弱,總沒有勇氣拂他人之意才是根源。可她非自願,自己並沒有享受過什麼,她一人為所有相關人的利益付出了代價,得到那樣的結果,也實在太慘了一些。
此趙清漪是類似平行空間八一年出生的人,九七年參加高考,這樣算比她還大九歲。
趙清漪雖出身農家,但是從小學習成績優異,次次考第一。便是上高中,也是在高中招生時校長的勸說和重點高中的獎學金下,父母同意讓她上完高中。
而到九七年高考時,她又以全縣文科第一的優異成績考進了京城大學中文係。
這樣的成績,讀是要去讀的。
但是這時候犯難了,趙家不過是鄉下貧窮農家,這女兒去京城上大學的學費、生活費、路費哪裏來?
趙父是不想支付女兒這樣對他來說高昂的費用的,他是想存錢給兒子早日蓋新房,而這時還沒有成熟的“助學代款”政策。
這時,大姑趙蓮花給趙建華出了個主意,趙蓮花為人有幾分玲瓏手段,認識些人。
鎮上有個水泥工程承包小老板王冬明,如今也不過是二十四歲,初中畢業就學水泥工。然後,機緣來了,二十歲開始包小項目,逐漸做大,到二十四歲才短短幾年,已經攢下了二三十萬的身家了。
這個年代,這樣的身家在整個鎮上都算是第一梯隊的富戶了,想嫁進王家的女子在鎮上不知有多少。
王冬明知道趙清漪是縣重點的高材生的大名,長得漂亮,一直很喜歡她。
而王冬明和趙蓮花的丈夫張達也是有往來的,他和張達喝酒時常常打聽,又透露出這麼個意思。
這媒要是做成,王冬明是將會帶著趙蓮花的丈夫張達一起賺大錢,因為那就是自己姑父了嘛。
趙家剛好是為女兒的學費生活費犯愁,趙蓮花就勸說哥哥趙建華,讓趙清漪和王冬明訂婚。訂婚之後,趙清漪再要去上學,當然是夫家擔著責任,算是他們家的人了。
王冬明本也是想娶一個高材生的美女老婆,雖然要兩地分別幾年,若是事情談成,他還是會支持老婆繼續上學的。
趙建華也聽說過王冬明的家底,又一再被妹妹攛掇,就心動了。這絕對是最好的方法了,不但不用出錢,今後還多一個有錢能幹可靠的女婿照拂家裏了,將來女兒也是妥妥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