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醫學博士東野陽於今日下葬,同日,由他生前致力於的“生命輪回”人體展覽在江城進行第一次展出,這也是在華夏國的第一次展出。
東野陽1945年出生於江城,1963年就讀於江城醫學院醫學係,1966年適逢動亂被迫中斷學業,1978年恢複高考後,東野陽在江城醫學院繼續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1988年,東野陽進入江城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從事解剖研究,之後他發明了一種人體塑化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在真空中去除屍體液體和脂肪,然後用矽、環氧樹脂等聚合物代替。
經過塑化技術處理後的屍體能夠長久保存,不再腐化或有異味,並且保留了大部分特征,甚至可以在顯微鏡下顯示人體細胞的本來麵貌。
精明的東野陽立即發現這種人體塑化技術帶來的商機,迅速成立人義生物塑化公司,公司的業務主要是屍體收購、加工、運輸和展覽。由於屍體全部來源於華夏國,華夏的價值觀念傳統是死者為大,入土為安,這種人體展覽無異是對屍體不敬。因此,東野陽的人體展覽一直在國外進行展出,至今參觀者已達七千萬人次,這給他帶來了數億美元的利潤,但是能在華夏國展出,這卻是東野陽一直以來的願望。
7月的江城溫度高達38攝氏度,熱浪襲人,但是生性好奇的江城人民壓下他們傳統觀念,在鸚鵡洲生命奧秘博物館前排成數十米的壯觀長隊。
風鈴擦著額頭的汗漬進入博物館,一進入博物館,溫度陡地降了十多度,裸|露的胳膊上起了雞皮疙瘩,後背的汗漬也瞬間風幹。
這是一個奇異的世界,風鈴有些不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那讓她想起一部叫做《731黑太陽》的電影。
展覽館內布置了超過200具的塑化人體,這些人體被剝去皮膚後,或從中間鋸開,或者被分層剝離,或者被擺成各種各樣離奇的運動姿態,給人的第一眼感覺極是震撼。每具人體都用一個獨立的玻璃展櫃保護起來,參觀者隻能隔著玻璃觀看。
今天展出的主旨是“生命輪回”,所以展出人體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牆壁上的貼畫是關於解剖學曆史的簡單介紹,沿著牆壁擺放一樽樽玻璃器皿,每一樽器皿中皆有一具嬰兒標本,從出生1周至3個月不等,風鈴數了數,嬰兒標本多達40樽。
博物館的女工作人員正在和觀眾講解生物塑化技術,在實物的觀感下,眾人聽得如癡如醉。
“生物塑化可以使屍體得到長久保存,這個時間可以是幾百年,甚至是幾千年,生物塑化的過程包括對人體的定型、解剖、脫脂、脫水、切片等步驟,完成這些步驟大約需要1500個小時的工作量。”
除了完整人體標本,博物館中還展出了許多成年人的骨骼、肌肉、器官、神經組織,比如人體的消化係統,食道、胃、腸就被整齊地疊放在玻璃櫃中,脂肪肝和健康肝的對比,不吸煙者的肺與吸煙者肺的對比。
女工作人員繼續用她悅耳的聲線,道:“當你們欣賞過人體的奇妙構造後,你們可能會對人生有一個新的領悟,你們不再懼怕屍體,不再害怕死亡,這是人一生必須要遇到的,每個人都要坦然麵對……”
牆角裏有一位坐著輪椅的老太太,這老太太的年紀看起來挺大,約摸70歲,臉部瘦削,皮膚貼著骨頭拉扯著臉上的皺紋如同溝壑般深,但是仔細地看她麵部骨骼,線條卻又十分流暢圓潤,額頭、鼻尖、下頜三點一線,年輕時應該是位絕世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