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那人是誰啊(2 / 3)

這回的結果既在她意料之內,又在她意料之外。測試結果顯示,她的確又抑鬱了,這在她的意料之內。測試結果還顯示,她的抑鬱已經到了中度,有偏重的傾向。

醫生給寧檬開了藥,諄諄告訴她:“要積極治療,別怕承認自己這是生病了。抑鬱症不丟人,不要抵觸它,要正視它!”

寧檬決定正視自己的情況,決定正麵對抗抑鬱症。她不能在打敗何嶽巒之前,先被自己的中度抑鬱給打趴下。

不久寧檬發現陸既明似乎也有著很嚴重的失眠現象,且他精神不集中的時候越來越多。他的這些症狀讓寧檬警惕起來。她把陸既明也拉倒醫院測試了一下。結果觸目驚心,陸既明的情況比她還要嚴重一點,已然是中重度的抑鬱了。

寧檬趕緊拉著陸既明一起對抗抑鬱症。

對抗抑鬱症的過程中,寧檬逐漸深入地了解了抑鬱症。原來全球已經有幾億人都得著抑鬱症這種病,原來幾年前國際衛生組織就已經把抑鬱症列為世界首位的致殘疾病。

寧檬細數了一下身邊人。

尤琪,安中,夢姐。他們都是很嚴重的抑鬱症患者。

還有她自己,以及陸既明,他們也堪稱是抑鬱症人群的後起之秀了。

人們都以為現代社會物質富足,人人都應該生活幸福。可其實,在這和平富足的年代,精神的貧瘠、心靈健康的缺失卻更加能要走人的命。

然而可悲的是,現在有太多的人對抑鬱症並不了解,有太多的人對抑鬱症患者充滿嘲諷、謾罵和責備。在一個因為抑鬱症自殺的演藝者微博下,充斥了太多觸目驚心的諷刺和羞辱,他們罵演藝者懦弱、自私、平白拿自己的命不當命。

可是這些忽略演藝者抑鬱病症的人,在說出這樣的話時,又當別人的命是命了嗎?

還有很多很多人覺得抑鬱一下失眠一下能有什麼大不了?這樣就把自己當病人了,簡直小題大做瞎矯情,沒有公主命卻偏把自己養出公主病。甚至有很多家長殘酷而一意孤行地認為,他們有抑鬱表現的孩子其實是在以抑鬱作借口逃避學習。

太多的人忽視抑鬱症就像忽視傷風感冒一樣,可傷風感冒也是能要人命的。

抑鬱症它不被太多人理解和重視了,可它也真的,太容易要掉人的命了。

寧檬想假如她能早一點如此深入地了解抑鬱症,她一定不會讓安中陪著尤琪采風,她一定會親自陪著尤琪,用耐心關懷和鼓勵化解掉她抑鬱的病痛。

可惜這些都已經來不及了。寧檬很想為這來不及的遺憾,做一點還來得及的事情。

她想做點什麼,讓不正視抑鬱症的人們正視這種病,讓不重視抑鬱症患者的人們重視這些可憐的病人,給他們引導以及關愛,讓他們在引導和關愛中,自勵和自救。

漸漸的一個很強烈的想法在寧檬的腦子裏成了形。她想讓柳敏薈拍一部關於抑鬱症的片子,呼籲每一個觀影人盡量關注和關愛抑鬱症人群。

這樣既算是為抑鬱症患者們做點事,也算是紀念尤琪了。

寧檬找到柳敏薈說了自己的想法。對於她的提議,柳敏薈永遠是義無反顧的。隻是這回對於這個提議,他有熱烈響應的心,卻沒有可以行動到位的財。

柳敏薈很為難地告訴寧檬:“片子我願意拍,舉雙手雙腳的願意,這是好事兒!畢竟之前我也忽略了安中的抑鬱症太多,我也想通過這部片子告訴其他人,別再像我這樣覺得老爺們沒什麼好不高興的。隻是二流融資後我這邊啟動了倆大項目,資金全都占用了,一時半會我拿不出閑錢來拍這片子。”

柳敏薈說完一臉愧疚。

寧檬覺得這個威武雄壯的彪形大漢,可真是難得,已經被資本浸染過兩輪了,還是保有著一顆赤子之心,仿佛他沒錢拍這個片子都是他的錯。

寧檬趕緊說:“資金我去張羅,你先幫我找人寫出個本子來吧,一定別心疼錢,找最好的編劇來寫!”

寧檬把自己手頭的餘錢都拿出來了,交給柳敏薈去找編劇簽導演。柳敏薈不負眾望,找了很給力很懂抑鬱症之苦的編劇來寫本子。寧檬全程跟著討論劇本,每次討論後,她都既難過又欣慰。難過假如當初她能像現在這樣了解抑鬱症,尤琪就不會有機會送自己走上絕路了。欣慰以後這部片子上映了,應該可以幫助到很多人了解抑鬱症,也能幫助很多抑鬱症患者正視和克服他們的病痛。

本子定稿後,寧檬親自操刀做項目計劃書。她成為寧總後已經很久沒有親自做一份計劃書了,通常都是交給手下人去做,她隻負責指導和糾錯。

但這份計劃書,承載的不隻是對電影投拍的資金需求,還有對每一條抑鬱生命的珍視和尊重,寧檬不想通過他人之手,她要自己親自敲下每一個字。

項目計劃書寫好後,寧檬開始探尋資金持有者們的投資意向。

會被拒絕的結果其實是在她部分意料之內的,可當她一次次收到拒絕後,還是難免失望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