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可惜了,他們才剛從埃及出發沒多久,本想沿途好好大賺一票,誰知道那麼快就在哈山那小子的堅持下又要折返,看來明天一大早就要出發找到雅典城的集市,先是要好好采購一通雅典特產的優質橄欖油,接著把帶來的織物和香料都賣掉後再去搭船,才不算白來一趟。

48離開和安排

這天夜裡,心事重重的三人都沒怎麼睡好,於是天還沒亮,就不約而同地起身收拾東西出發了。

哈山他們隻帶了兩匹用來運貨的馬,熟練地把拆卸下來的帳篷等行李放上去後,他示意凱西也坐上去,他自己則牢牢牽著韁繩準備往目的地進發。而胖乎乎的卡布利理所當然地騎在另外一匹馬上,要知道他那腿腳恐怕還沒凱西的利索。先前那不靠譜的地圖早就被暴跳如雷的卡布利扔掉了,還是哈山在昨晚仔細觀測了一番星星的軌跡後分辨出前進的方向,這一手好本事讓凱西著實有些眼饞:果然是高手在民間啊。在這個沒有指南針沒有羅盤沒有衛星導航係統甚至連準確點的地圖都是浮雲的年代,熟知天文學就變成了居家旅行必備的本領之一。

雖然哈山很好心地讓出了自己的馬,但騎馬可也不是個輕鬆活,真要論起來,也隻比走路好一些。要知道這時候的馬並沒有配置馬鞍,更沒有馬鐙。在戰場上對於馬的運用主要是用來拉動戰車,或者民生之中用於運送貨物,距離騎兵的出現還有漫長一段時間要過呢。馬鞍的雛形倒是出現了,有少部分亞述人會在馬背上鋪上柔軟的毛氈子免得過度摩攃臀部,他國也多有效仿。哈山雖然提供不了上好的墊子,卻也很體恤她地在上麵鋪了塊比較厚的羊毛織物,至於卡布利可就沒這個待遇了,氣得他哇哇叫。

凱西在這上麵順勢做了點小改動。首先在這塊織物垂下的兩端都分別綁上一小截用來固定帳篷的麻繩,最下方處打了個結,做成一個大小足夠讓腳掌套進去的圈,調整了一下長度後,她坐上去正好可以將腳伸進去,兩頭重量均勻,隻要不太過用力去踩就不會鬆脫。如此一來,就舒服多了,最起碼腳不會因為長時間不著地而充血發麻,有個墊腳的地方,還有固定住身體的功效。卡布利見了也有些心動,凱西一眼便看出來他也想要,很大方地主動提出可以為他做一個,反正不麻煩。卡布利欣然允諾,當然在哈山冷冰冰的眼神下,他千般不舍之下,還是不得不從自己那份貨物中割肉般挑出了一塊看上去最不起眼的小墊子作為材料,於是這兩個粗製濫造的、最原始的馬鞍和馬鐙就這麼誕生了。

運載著行李和人的馬自然是走不快的,而且路麵並不像二十世紀那樣修建得平穩寬整,走得快,就會顛得很,容易損壞行李中的易碎品。通常在悶頭趕路、枯燥乏味的路途中,都是閑不住舌頭的卡布利主動拉著哈山說話,就算對方是個十句話裡還不見得會回上一句的悶葫蘆,他也不嫌棄。讓他高興的是,新加入的凱西時不時會附和他的話,完全不吝嗇真心誇獎他的見識廣泛,於是更多時候反而是他和凱西交談甚歡,就快忘乎所以地哈山扔一邊了。哈山也不在意,就那麼安安靜靜地聽著,嘴角偶爾勾勾。

哈山的指路功能真不是蓋的,在凱西的手表指針指向九的時候,他們順利到達了雅典內城。凱西對逛集市什麼的早就失去興趣了,她在密諾亞的時候還沒少擺攤呢!所以自告奮勇提出給他們看守行李,哈山一開始不肯同意,不放心留她一個人在這裡,但她一再堅持,而又想著雅典城內的治安還是不錯的,索性也就由她了。細心地給她找了個陰涼隱蔽些的地方,反復叮囑:“我們很快回來,就在這裡等我們”後把馬拴好,便匆匆陪著卡布利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