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1 / 1)

一路上奇石、疊山、理水,透著寧靜大氣,地上都是磨出花紋的青石磚,兩旁種著常青菩提。

不大一會兒,虞幼窈就聽到不遠處有誦經聲,禪房到了,守在外麵的青袖迎了上來,領著虞幼窈進了其中一間禪房。

屋裏頭不大,內裏隻擺了桌椅,顯得十分空曠,四足博山香爐散著檀香味,丫鬟、婆子垂手站在兩旁,虞老夫人半靠著紫色圓壽字彩錦引枕。

另一旁,還坐著一位圓臉老婦人,穿著墨藍色繡金五蝠紋褙子,頭上戴著祖母綠抹額,頭發已經灰白了泰半,瞧著比祖母還要年長一些。

虞幼窈反應過來,這個老婦人,是鎮國侯府的老封君宋老夫人,也是祖母閨中時期的閨友,恭敬地上前行禮問好。

宋老夫人將虞幼窈叫到跟前,握著她的手:“過年那會子,我記得窈窈穿了一身紅彤彤的石榴花裙子,圓乎乎地,瞧著一團喜氣,”說著她忍不住笑:“這才不到一個月,就出落成了大姑娘了,我記得窈窈還得兩月才十歲。”

宋老夫人豐腴了些,圓臉笑起來時慈眉善目,目光瞧著虞幼窈,眼中難掩喜愛。

九歲多的小姑娘,瞧著比一般姑娘家要圓潤精致些,身上褪了孩子氣,多了幾分嬌俏,模樣兒也是一等一的好,眉目間透天真嬌憨,再過兩年長開些,單一個美名,也少不得她一個。

虞老夫人也跟著笑:“她是抽了條子,一天一個樣。”

“那可不,”宋老夫人越瞧越喜歡,將腕子上的羊脂玉鐲子擼下來,套進了虞幼窈腕子上:“聽你祖母說,最近跟著宮裏頭的嬤嬤學東西,都學了什麼?”

“不止學了規矩,女紅、中饋、茗茶也都學了些。”藥理、調香這些,虞幼窈沒有提及,許嬤嬤說月滿則盈,才名也好,賢名也罷,姑娘家顯露在外的東西要不過不及,恰到好處。

這些都是姑娘家該學的,宋老夫人眼底的笑意更深了,拍了拍她的手:“慧姐兒經常念叨你呢,以後常到我家裏頭來玩。”

十歲的姑娘,已經可以在親近的人家走動。

虞幼窈點著頭,乖乖應“是”。

鎮國侯府是老勳貴,家裏頭還沒有分家,四房人住在一起,長房嫡子繼承了勳爵。

宋老夫人嘴裏說的慧姐兒,是鎮國侯府長房嫡出的七姑娘宋婉慧,是宋明昭的胞妹,與虞幼窈同歲,兩房往來時,同虞幼窈關係不錯。

大約說了不少話,宋老夫人覺得胸悶,不禁咳了兩聲。

虞幼窈就在她跟前,眼疾手快從侍立一旁的丫鬟手裏接過了銅胎的痰盒,奉到宋老夫人跟前。

宋老夫人不肯用,瞧了一眼跟前的丫鬟。

丫鬟連忙從虞幼窈手裏頭接過了痰盒,宋老夫人這才低頭吐了痰,捏著帕子按了按嘴角,一杯溫茶已經遞到了眼前。

宋老夫人一看,奉茶的還是虞幼窈,就伸手接過來喝了一口,含在嘴裏漱了漱口,便吐進了痰盒裏。

虞幼窈將茶杯轉手遞到丫鬟手裏,扶著宋老夫人靠到引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