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5章(1 / 1)

熟後的米飯,細膩油亮,且色澤紅潤,溢香四座,且口感彈軟滑嫩,餘味無窮。

遂將此米帶回宮中,封為“禦用稻米”。

並賞賜給妃子以及眾愛卿們共享。

一位因不適應北方氣候而整日麵色懨懨的妃子,食用數日後,變得臉色紅潤,顧盼生姿,素顏朝天亦如胭脂著麵。

皇上見狀,禦筆欽此:“胭脂米。”

自此,胭脂米作為補氣養血、平調五髒的滋補佳品,名聲大噪,許多大戶人家都種上了胭脂米。

隻可惜,胭脂米對土地,氣候條件要求苛刻,產量極少。

前朝皇帝見狀,大撼:“此米,如絕代佳人,內蘊至醇,珍貴而不可多得。”

至今也隻有河北和京兆這兩處能種胭脂米。

攏共不過五處。

而虞幼窈名下的這處莊子,是當年謝氏陪嫁莊子,也是京裏頭,唯二一塊能種植胭脂米的莊子。

胭脂米是禦田貢米,每年產的胭脂米,有七成是要上貢朝廷,剩下的三成才能歸自己所有。

連虞幼窈自己,也不是每日都能吃到,平常吃用,都是熬了稀粥,或者是在梗米裏加一些胭脂米。

胭脂莊種了胭脂米,另外還種了碧梗米,因莊子占地大,還種了其他旱地作物,也是物產豐富。

今年天旱,胭脂莊其他土地種了番薯。

加緊趕了一路,虞幼窈到了胭脂莊,已經時至隅中。

嶽嬤嬤見小姐焉了神,連忙扶著她了屋,麻利地準備了溫茶,趁虞幼窈歇神的時候,又去準備沐浴。

許嬤嬤見嶽嬤嬤這熱乎勁,就自己去廂房裏歇息。

莊上的人手腳麻利,虞幼窈一杯茶下肚,人也從晃晃顛顛的狀態裏緩過神,嶽嬤嬤就帶她去廂房裏沐浴了。

馬車裏帶了幾身替換的衣裳,春曉挑了一身薄軟的,伺候虞幼窈穿上。

沐浴完了,虞幼窈滿身清爽。

“老奴給小姐絞頭發。”嶽嬤嬤很高興,拉了虞幼窈靠到榻前。

虞幼窈連忙道:“讓春曉來吧!”

嶽嬤嬤不讓:“還是老奴來吧,大夫人在世的時候,都是老奴貼身伺候著,這些也都是做慣了的,也是老奴沒福氣,若當年老奴沒有出府,如今貼身伺候在小姐身邊的人,就是老奴了,”說到這兒,她眼眶一濕,連聲音也哽了:“伺候人的活兒,老奴雖然許多年沒做過,可這些年來,心心念念著有朝一日,能回了小姐身邊伺候,也是沒有手生。”

虞幼窈心下觸動,便也沒有阻止了。

母親臨終前,雖然將她托付給了祖母,可真正信任的人,還是嶽嬤嬤。

祖母礙於母親的死,不好留嶽嬤嬤在府裏與她親近,將嶽嬤嬤打發出去了。

嶽嬤嬤為了她,也做了退讓,聽從了祖母的安排。

沒能在她身邊伺候,這大約是嶽嬤嬤最大的遺憾。

嶽嬤嬤說自己沒有手生,還就真是。

軟巾子捂著頭發,一縷一縷地絞幹,輕重適合,就沒有弄疼過虞幼窈,頭發絞了大半幹之後,她手指貼了頭皮,一寸一寸地在頭上揉按,虞幼窈連頭皮也鬆活下來,不覺就懶洋洋地靠進了榻裏,有些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