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糧食在北狄也是急缺的,總得來說,雙方都以“市價”,達成了目的,第一次交易也算圓滿了。
表哥簡直太厲害了,能將戰馬的價格,壓到這樣低。
虞幼窈心裏有譜了:“雙方商定了幾次交易?”
殷七道:“一共三次,第二次交易在八月上旬,北狄將交易一百匹戰馬,一百頭牛,三百頭羊,第三次交易在下旬,北狄再交易五百匹戰馬,一百頭牛,一千頭羊。”
哈蒙原先也隻想交易五百匹戰馬頂天了,想大量交換牛羊。
北狄連人都吃不飽,哪還喂得起大量的牛羊?
趁著牛羊還活著,趕緊以肉換糧,也能換上價。
七百匹戰馬,還是雙方拉鋸了許久,才定下來的,這已經是哈蒙能交易的最大數目,再多了他拿不出來,也不願拿。
畢竟五百匹戰馬,就已經能組建一支最精銳的騎兵。
再多了,對北狄就是可怕的威脅。
虞幼窈心中一鬆,就問:“表哥的身體還好嗎?北境那邊的旱情如何了?”
殷七心裏一“咯噔”,但到底是少主身邊最出色的暗衛,心裏慌得一批,麵上卻是波瀾不驚:“少主他沒事,”手臂上的傷,已經恢複得差不多了,是真沒事了,“北境那邊的旱情很嚴重,武穆王府牽頭,鼓勵百姓扡插番薯,有大半的百姓家裏都種了番藤,早些種的人,已經能擼番薯葉子充饑,情況還在可控範圍。”
到了六月,地裏扡插的番薯又發了藤,莊上的管事,又安排百姓們種了一批。
直到現在還有百姓在種番薯,也沒指望收成,隻盼著澆少許的水,多發些藤葉,到時候藤葉也能活命。
虞幼窈鬆了一口氣,希望番薯能種遍大周朝每一寸土地。
浙江賑災一事,虞宗正借了葉寒淵的勢,辦得也算可圈可點,還幫著河道監察禦史,和葉寒淵查明了貪汙案。
朝廷拿到了髒銀,皇上對虞宗正的表現應是十分滿意。
如果她沒猜錯的話!
虞宗正回京複命後,過不了多久,就要領了賑濟旱災的活兒,一事不煩二主,做過一次,第二次肯定更加得心應手。
當然,前提是虞宗正能盡快回京。
虞宗正此行動了夏黨的利益,夏黨不會善罷幹休,眼下隱忍著,是因為虞宗正立了功,不好將矛頭對準虞宗正。
若虞宗正不能盡快回京複命,彈劾是少不了的。
夏言生雖然倒台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拖得越久,對虞宗正越不利。
她倒是希望,虞宗正能去賑濟旱災,這人權欲心重,表現欲就越強,就算沒有治國之經論,不能像二叔那樣位極人臣,但做事卻不含糊。
虞幼窈提筆給表哥寫信,喋喋叨叨說了許多,最後又在信末處提了祖母病了的事,也隻是提了一句,並沒有多說。
寫完信,虞幼窈交代殷七:“表哥若是問起,就說府裏一切都好,讓表哥盡快將幽州的事處理完。”
虞幼窈又準備了一些香藥,藥膳點心等,讓殷七一起帶走。
虞幼窈出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