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1 / 1)

老太太絮絮叨叨說了許多。

到了主院,二舅和三舅一家,都已經等在大廳裏。

謝老太爺坐在主位上,虞幼窈恭恭敬敬地給太外祖父磕了一個頭,並且奉上了自己親手做得棉布鞋。

攏共做了兩雙。

一雙石青,一雙靛藍。

謝老太爺當場試了鞋,就舍不得脫了:“別看一雙鞋子瞧著簡單,可做一雙既要合腳,還要舒適,耐磨的鞋子,卻是一點也不容易,衣服大了、小了,還能勉強湊合一些,鞋不可大一分,也能小一寸。”

老百姓家裏,唯獨隻有鞋子,是從來不買的。

但凡家裏有餘下的布,都是先緊了做鞋子。

謝老太爺說完了,就道:“一個姓氏代表不了什麼,既然入了謝府,就是謝府的人,以後也不要見外了去。”

虞幼窈眼眶微紅,連忙點頭應下了。

給二舅和三舅準備的,也是鞋子,一人一雙,因為是自己親手做得,便都一樣的,也沒誰會覺得不盡心。

小輩能送給長輩的東西,也就鞋、襪、腰封這些,但虞幼窈是外甥女,襪是貼身物兒,理應妻女來做,腰封講究也多,鞋子倒是更合適一些。

送給二舅母和三舅母的,也都是雙麵繡團扇。

二舅母林氏喜歡山茶,虞幼窈送了雙麵山茶,雙色大瑪瑙,紅白相間,高雅無比。

三舅母鄭氏喜歡梅花,虞幼窈就送了雙麵梅,一麵朱砂,一麵綠萼,淩霜傲雪。

幾個表哥是男子,虞幼窈不好送太貼身的物兒,就一人送了一個鏤空的銀薰球,這是一種小巧精致,能隨身攜帶的薰香器。

裏麵可以放香料、香丸,燃燒之後,煙香會從鏤空的小孔飄出,香薰怡人。

薰香球並不稀罕。

難得的是裏麵的香丸,因泉州臨海,氣候較濕,虞幼窈就做了袪濕溫陽的香丸,長期佩戴,輕身益氣,溫陽益神,很是難得。

謝府也都是見慣了好東西,親手做得東西,比旁的更貼心、近人,原本還有些陌生的一家人,一下就親近起來。

謝府一眾人,惦記著虞幼窈一路勞累,沒折騰什麼虛禮,認完親,就讓虞幼窈回去歇著。

一回到大房,謝老太太就馬不停蹄,帶著虞幼窈去了安置的院子:“就住你娘從前住的漪水園,依山傍水,不比京裏的窕玉院差。”

漪水園修建時,就是仿照了蘇州園林的格局,山、水、宅、園合一,賞、遊、居一體,風光獨好。

謝柔嘉一出世,謝府就請了蘇州著名的園林師傅,拆巨資,花了七年時間造園,因園裏有一條溪澗穿園而過,依山傍水,老太爺就取名“漪水園”。

是謝府最好的院子。

後麵窕玉院,謝柔嘉也是仿照了漪水園修建。

王氏也道:“漪水園保持著小姑出嫁時的樣子,專門派了丫鬟灑掃,打理,老太太擔心你住不慣,從京裏回來後,又專門請人重新整改、翻修了一回。”

謝府世代居於泉州,宅院占地比虞府更大。

沿著起伏、曲折、淩波而過的水廊移步換景,或見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峰回路轉。